2)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力赈灾_抗日之神鹰天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赴河南救灾,光着一条新闻就可以上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了。其实“神鹰”不是第一支帮助老百姓的队伍,只是因为当年的红军不是政府承认的合法武装,而八路军和新四军因为有红军的渊源没有被广泛宣传。报纸的不断宣传引起了全国一片救灾热潮。

  很多报纸都开辟了灾情专栏,每天都会登载大量来自灾区的消息;学生们一如既往,就像支持抗战那样游行集会捐款;民主人士通过各种途径大声疾呼,希望政府公开赈灾方案;国外记者们一个个领着采访证,踏上奔赴河南采访的艰难旅途……

  山东由于刚刚光复,地方政权还在建设当中,各地抗日民主政权正在想尽一切办法征购粮食。陈际帆望着身后的车队,暗暗感到庆幸,要不是洗劫了青岛,自己现在手里还空空如也。只有基层的士兵们,在陈际帆一声令下后开始就地扎营,并沿途搜寻那些看上去已经奄奄一息的饥民。火生起来了,锅加上去了,水添进去了,米倒下去了,热气开始升腾了,米汤开始冒泡了。

  饥民有救了!

  “厉师长,你派一个连就这在儿扎根,给你十万斤粮食和十口大锅,记住,我要方圆五里不见灾民,若我看见一个,营长就地撤职!你这个师长扣掉一个月军饷!”

  “是!”

  陈际帆把三个师沿着黄河岸边的几个县市一路展开,就地开设粥棚。但是他知道,光靠施粥是远远不够的,只能解决当务之急,要想有效解决问题,还要动员更多的人手,运来更多的粮食和燃料。

  安徽毕竟是“神鹰”的基地,上上下下组织严密,思想高度统一,而且行政效率非常高。以巢湖为中心的县市是安徽粮仓,这里土地肥沃,风调雨顺,加上几年来农业基础设施上不断投入,农业科技的广泛推广,粮食产量在全国已经跃居首位。救灾动员令下达后几天,各地农民踊跃交粮,政府部门和农业发展委员会收完公粮之后,王继才的安徽资源股份公司带着大量银行贷款按照市价全部收购。光是巢湖一带,半个月收上来的粮食就高达三百多万吨。

  安徽中部定远至淮南虽然不如南方的粮食多,但也收上来一百多万吨,皖北诸县土地贫瘠,但是救灾如救火,上下同心搞了四十万吨。

  淮南、淮北煤矿加班加点,采掘出灾区最需要的燃料通过火车运到开封、郑州,在由平汉线运往豫南诸县。“亏你还是读书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难道还要我重复吗?不错,我是在努力抗战,可是我们抗战的目的是什么?河南饿殍遍地,白骨露野,这时候居然还要纳粮,你们就是这样当父母官的吗?”

  这位县长看来是横了心:“长官,老百姓死了几个,可土地还是中国的,可士兵要是饿死了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