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六章 灾情如火_抗日之神鹰天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济南光复后,山东全境得以光复,青岛的战略地位骤降,因为日军已经不可能再从这里登陆,更不可能派出有限的兵力驻守这座孤城。日军大本营紧急调整对策,华北日军以山西为制高点,以河北的石门、保定和平、津两座城市为依托转入战略防御。

  而“神鹰”经此一战,收编的部队战损近半,陈际帆重新将部队整编,荣子桓、张步云和厉文礼三支部队整编为一个师,辖两个旅。虚报数额的吴化文遭到陈际帆的严厉训斥,一怒之下,陈际帆亲自前往德县主持整编,将吴化文部取消第八军番号整编为一个师,一万六千余人,多余的四千多人全部由第七军接收。

  这样,在山东和河北两省,“神鹰”第一集团军成为了一个兵力近二十万人的强大军事集团,辖第一军、第二军、第七军和三个独立师(师长萧健九、荣子桓、吴化文)和一个炮兵师近二十万人,兵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整个华北方面军。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陈际帆一定会挟济南战役胜利之余威向石门发动攻击的的时候,兵强马壮的第一集团军却停止了战争步伐,令国内政界军界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对陈际帆和他的六个战友而言,这并没什么不能解释的。因为他们现在不约而同地在阅读一份从河南转过来的报纸----南阳《先锋报》,这是由一位叫李静之的爱国人士创办于42年初的民办报纸,报纸最醒目处有一篇名为《灾象已成、迅谋救济》的社评。社评已十分沉重的语气和令人震惊的事实列出了河南大旱的种种景象,并呼吁政府未雨绸缪,迅速拿出救灾的统筹办法。而且在报纸的整个版面,几乎都是对灾情的跟踪报道和各种救灾的建议、措施,甚至还有对奸商、官僚、高利贷者、为富不仁者的声讨和鞭挞。

  这份报纸引起了陈际帆等人的高度重视,七个来自后世解放军的优秀军人不约而同再一次聚会徐州,不是为了作战准备,而是准备自觉履行在前世他们履行过无数次的神圣职责。

  这一次,不会再有上级发布紧急命令,也不会有全国各地援助的救灾物资,更不会有在同一国家政令之下畅通无阻的交通,更不会有媒体连篇累牍、悲天悯人各种报道和活动。一切都要靠他们自己!参谋长道:“这三个独立师刚刚编成不久,思想上恐怕转不过弯来,我担心让他们去救灾会误事,还是调第三军过去比较好。”

  “我正要通过救灾来检验这些部队,灾情就是军令,如果有救灾不力甚至同流合污者,趁机清除,如果基层官兵能够忠实履行职责,那么他们将受到一次最好的思想教育。作为‘神鹰’的一份子,他们必须明白,抢险救灾也是军人的天职。”

  钟鼎城道:“河南全省受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