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_大乘了心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塞戒已,若不储畜僧伽梨衣、钵盂、锡杖。是优婆塞得失意罪。僧人三衣之一的大衣,梵语称僧伽梨。储畜,就是拥有。这里说,在家菩萨,可以储蓄僧人的僧伽梨大衣、钵盂、锡杖,而不是说储存缦衣。他们拥有衣、钵、杖作什么用途呢?是否穿着使用?经中没有明说。

  (二)《瑜伽》说,菩萨为利他,应蓄种种憍奢耶衣诸坐卧具。

  受菩萨戒,依据的戒本有《梵网经》、《菩萨璎络本业经》、《瑜伽菩萨戒本》、《菩萨地持经戒本》、《菩萨善戒经戒本》、《优婆塞戒经》等。其中《瑜伽》、《地持经》、《善戒经》为同本异译。目前,汉传佛教菩萨戒的传承主要分二支,一是梵网经菩萨戒,二为瑜伽菩萨戒。梵网、瑜伽菩萨戒,都是通出家在家。

  《瑜伽菩萨戒本》中表明,菩萨为利他故,从非亲里、长者、居士、等,及恣施家,应求百千种种衣服。观彼有情有力无力,随其所施如应而受,如说求衣求钵亦尔。如求衣钵如是自求,种种丝缕,令非亲里为织作衣。为利他故,应蓄种种憍奢耶衣、诸坐卧具。憍奢耶衣,即以野蚕丝制成的衣。也是僧衣的一种。在《十诵律》卷七中,制定不能以憍奢耶作敷具戒。

  僧团刚成立时,僧人也穿便衣,所以有憍奢耶衣之称。到后来僧服才逐步得以规范。憍奢耶衣,即是当时的袈裟。上面说到受菩萨戒者可求衣求钵,蓄诸坐具卧具。后人注释《瑜伽》说这条是出家菩萨戒,可原经文并没有这样说。

  《菩萨地持戒本》中说到这条戒文,意义大略相同。经说:菩萨为故,从非亲里婆罗门居士所求,百千衣及自恣与,当观施主堪与不堪,随施应受,如衣钵亦如是。如衣钵如是自乞缕,令非亲里织师织。为众生故,应蓄积憍奢耶卧具坐具乃至百千。

  (三)《梵网经》说,一切众生受菩萨戒,应教身着袈裟。

  《梵网经》下卷,佛说:若!常应二时头陀,冬夏结夏安居。常用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形像。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若布萨日,新学菩萨,半月半月布萨诵十重四十八轻戒,时于诸佛菩萨形像前,一人布萨即一人诵,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诵。诵者高座,听者下坐,各各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这是《梵网经》中四十八轻戒条中的第三十七条冒难游行戒。九条衣是袈裟僧伽黎大衣的一种。

  经中佛说:佛子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结夏安居,常用三衣、钵、坐具等十八种物。诵戒时各各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有人说,这一条是出家菩萨戒,是对出家菩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