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_大乘了心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萨戒者说的。其实,这是后人的解释,佛在经中并没有这样说。

  《梵网经》(第四十条拣择受戒戒)中,佛言:佛子!与人受戒时,不得拣择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无根、二根、黄门、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应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坏色与道相应。皆染使青黄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以坏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这里说得更清楚,无论是什么人,只要受梵网经菩萨戒,应教身着袈裟,乃至卧具,都必须皆染使青黄赤黑紫色,成为坏色。

  (四)在家佛徒也有三衣。

  《大方等陀罗尼经》卷二中说,阿难问佛,此人辞家出时不剃除发,云何语言具于三衣?佛告阿难言:三衣者,一名单缝二名俗服。阿难白佛言:向说,一出家衣二在家衣。若在家者用三种为?佛告阿难一出家衣者,作三世诸式。一俗服者欲令我趣道场时当着一服,常随逐身寸尺不离。若离此衣即得障道罪。第三衣者具于俗服,将至道场常用坐起。其名如是汝当受持。

  经中所说的此人,是指念此陀罗尼句、此经者。此人没受菩萨戒,也没受三归五戒,只是辞家,仍未除发的佛教,佛说,他可具三衣,一名单缝二名俗服。

  五、缦衣原是僧衣的说法

  汉传佛教出家众所著三衣,即五衣、七衣、大衣,乃是有田相的袈裟。依《十诵律》所载,瓶沙王请佛制僧服,用以区别外道服。一日佛到南方游化,见良田畦畔齐整,遂命阿难根据田相裁制三衣。田相,表僧宝为,能令善信植福增慧。因此,僧衣又称田相衣、福田衣。

  袈裟本是一种草,用这种草汁染色就成赤褐色,引申为不正色、坏色。不是正色或显色称坏色。用袈裟草汁染成的赤褐色衣,称名袈裟。佛陀规定弟子们穿坏色衣。

  袈裟,义译为浊、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等。赤色,即红色,属不正色。可见,当时就有红色袈裟。后来,部派兴起,僧人开始穿不同颜色的僧服,用以区别不同部派。《弗问经》中载,萨婆多部穿皂色衣,摩诃僧祇僧穿黄色衣,弥沙塞部穿青色衣,昙无德部穿赤衣,维部穿木兰衣。佛教传入中国后,还是披赤衣。据《弘明集》中载汉末牟融的《理惑论》中说:今被赤布,日一食,闭六情,自毕于世。直到现在近两千年,沙门的袈裟还是以赤色为尊。现在,有人说僧人不可披赤色袈裟,所以,这里特加以说明。

  《十诵律》卷四十六中提到:若僧伽梨缦,是僧伽梨缦衣受持。若郁多罗僧缦,是郁多罗僧缦衣受持。安陀会缦,是衣缦安陀会受持。僧伽梨,习惯称大衣或九衣。郁多罗僧,习惯称七衣。安陀会,习惯称五衣。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