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章 移动通讯技术_重生华夏科技教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毕应博回忆了片刻,道:

  “1981年,摩托公司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终端产品就是我们电影里常见的大哥大。”

  “它使用模拟信号传输,即将电磁波进行频率调制,将语音信号转换到载波电磁波上,载有信息的电磁波发布到空间后,由接收设备接收,并从电磁波上还原语音信息,即为完成一次通话。”

  “模拟信号通信传输有许多不足。首先,信号容易受到干扰,语音的品质低,覆盖的范围不够广,而且还会出现在打电话时串音的问题,也就是说接收者听到的不是和自己通话的人的声音,而是别的电话线路上的声音。”

  “其次,也是现在我们最关注的,就是它的移动数据传输速度最高是。”

  方宁点了点头,这些他也能如数家珍。

  “1992年,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开始了,这次的主导者是诺亚公司。”

  方宁还是点头,没有插话。

  “2G采用的是数字调制技术,比1G,数据传输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这样手机就不仅仅只能接打电话,发短信也成为了可能。听说国外,不仅能发短信,还有彩信这种业务。”

  方宁笑了笑道,“没有错,今年上半年,华夏市场上的手机还不具备发送中文短信的功能,只能发送英文或者其他文字。但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华夏动移就首推了汉语手机短信业务,华夏通联也正在筹备,听说今年下半年也能推出。”

  这些毕应博倒是没有关注,一时再次刷新了对这个年轻老板的认知。

  插了这么一句,方宁示意毕应博继续。

  “1G是模拟电路,2G是数字电路,在数字电路的应用下,一个小小的芯片就能够替代模拟电路的几十个芯片,所以2G时代的手机变小了,更加便携了。”

  “没错,正是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革新,使手机越来越小巧便携,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方宁不会告诉他的是,到2020年,一台握在手心里的手机的运算能力,可以远超日常的办公电脑。

  毕应博对方宁有这样的认知稍稍的些意外,毕竟集成电路技术,在2000年提的并不多,并且他还只是一个刚跨入大学的学生。

  “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主要以第二代的GSM和CDMA为主,数据传输速度较1G提升非常有限,上行速度,下行速度。”

  说到这里,毕应博盯着方宁的眼睛,一字一句的道:“所以,将《网络大富翁》移植到手机,就是死路一条,根本没有足够快的移动网络来支撑它。”

  方宁摇了摇头道,“你忽略了两个事实。”

  毕应博故意挖了一个坑,主要是试探,听到方宁的反驳,他既惊讶又惊喜。

  惊讶的是这个年轻人对技术、对趋势洞察之深,惊喜的是他没有跟错人,至少现在这个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