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2章 河东之盐_长平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亦不得与臣会,则仿佛也。”

  信陵君闻言一愣,随即大笑起来,道:“太子所教,正中肯綮,大释吾意。令者只论风月,不及国事。魏相妄谈,罚酒一斛。”

  魏齐赶紧行礼道:“臣酒后妄言,太子其恕之。臣请自罚。”果然要来一只大斛,斟满,一饮而尽。“随后道:”臣过饮,恐失礼,敢辞!“

  太子道:”月过风清,足以适怀。臣于公子府得领美酒,得览风月,幸何如之!君相之言,臣当谨记。今则辞去,恐不胜酒。“信陵君再留不允,遂与其相辞。坐在庭下的众随从、剑士,对阶前众人的议论也能听到一句半句的,相互之间紧张的气氛更能清晰地感觉到,都怀了一种一言不和就要冲上去的心念。今见太子与信陵君辞,各自松了一口气。

  还是仲岳先生持节叫开城门,将太子送回到馆驿。太子迅速地和几句要员讨论了今夜宴席中的情况,决定专程派人回咸阳报告此事。几天后,特派的信使和常规的信使都陆续返回,并没有传达秦王任何指示,只称赞了他临危不惧的精神。但信使还是从各个方面打听到一些情况:上郡守已经被任命为太子太保;上郡遭灾严重,上郡损失人口巨大,但由于向河东进行了大量移民,所以上郡守没有管到惩罚;河东去年的上计被评为”嘉“,据说主要是因为发现了轵道的入口;河东各县之间都有道路相通,方便了各县之间的交通联系,使河东各县的力量可以相互支援;以盐易粮的事虽然被认为是妙着,但仅限于上层,中下层官员甚至有许多人没听说这事;新年过后,各地发刑徒给河东,河东则立即赦免了其中的大部分刑徒,让他们移民河东。最终一万刑徒留在河东修筑城池。

  至于说到张禄,信使们没有得到什么额外的消息,只知道他到了河东以后,至今乃住在馆驿内,没有修建自己的郡守府邸。

  最令大家感到惊奇的是,新的上郡守竟然是武安君白起。大家纷纷猜测,上郡方向可能要有大动作,但那个方向没有什么可以攻击的目标,惟一的可能的目标就是赵国的太原。

  随着严冬的到来,各个方面的活动都明显减少了。

  魏齐为了盐的事情大伤脑筋。大梁周围的粮价已经涨到每石四十多钱,这在秋收刚过的时节是少有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大量的粮食被运往安邑,去换取食盐。如果不能制止这一现象,大梁的粮价还要上涨,这对商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段子干终于如愿主司武库。武库本来只负责保管打制好的兵器,但魏王下令,铁器的制造由武库负责,而第一个划归武库制造的,就是铁镞和弩。魏国造弩,早有工匠。但镞头采用的是铜制,用铁来打制镞头是韩国的工艺,段子干就是靠献出这一工艺而当上武库的。

  经过一两年的奠基,段子干建议魏王向各县推广铁镞的制造工艺,以加快铁镞的制造速度。毕竟箭头是个消耗品,打起仗来,几万几十万的箭射出去,多数有去无回。魏王同意开春后就着手此事,让段子干先策划好预案。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