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4章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下)_北朝求生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方面,他也知道,北周跟北齐比,战争潜力是远远不如的。历史上,当北齐被灭之时,依然有两千万人口,哪怕百人出一人当兵,也能凑二十万兵马,足以撼动全局。

  更不要说这个时代了。

  禁佛,是宇文邕唯一能想出激发北周战争潜力的政策,其他的,都没有这个明显。

  比如说,法令要求让全国寡妇改嫁,十多年后人口就上去了。但是!这一手高欢当年就用过,高洋当然也不介意再用一次。

  北周要是这么搞,只是闹笑话而已。

  再比如说提高农业技术,增加粮食产量。

  这些南陈也在搞,也是成就斐然。建康周边的纺织业发达,也是跟密集种植桑麻,精耕细作提高产量有关的。

  然而这一招其实各国都是在用的。封建时代,世家地主们为了自家田地多收成,对于农业技术是很重视的。

  你这么搞,别人也这么搞,别人家的人口还多,这样搞下去,不会有什么大的效果。

  唯独有一点,现在北齐佛教最兴盛,僧侣也最多,南陈次之,而北周最少!寺庙经济占用了大量的国家潜力,对于征战四方来说没有一点好处。

  北周只有在这方面,才能稍微显示出一些优势来。

  所以说宇文邕的优势是没错的。

  只不过,凡事不能光看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也要考虑。

  佛教之所以从西边来,能在中土生根发芽,那是有很多客观原因的。佛教里面的很多思想,比如说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等等,对统治者们来说很有利。

  而且寺庙还是一个提高识字率的地方,虽然这并非那些和尚们的本意。

  有鉴于此,杨坚认为可以像宇文邕想的那样,拿棍子狠狠的敲打这些和尚,却不能完全打死了!

  一旦打死,民间迟早会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呼声,甚至于一些人会觉得:这辈子总是完蛋了的,我过不好别人也别想过好,人死鸟朝天!

  万一遭遇灾年,关中大乱是必然!

  你想高洋都知道亲自建立皇家寺院,难道他是傻子么?他当然是有好处才这么做的啊!

  “爱卿不必多言。禁佛,朕就是要做到底!只要这百万僧侣还俗,朕还会怕高洋么!待朕安顿好这个月的府兵宿卫之后,就会下令继续清查长安的寺庙!”

  说这话的时候,宇文邕脖子上青筋暴起,怒不可遏!

  其实他还少说了。

  据史料记载,此时北周境内佛寺3万多所,僧尼数量两百万,而北齐更可怕,僧尼数量达到了骇人听闻的三百万人,占到人口数量的10%都不止!

  僧尼可以免除徭役、兵役,但却需要其他人供养。按宇文邕的话说,这些就是社会的蛀虫。

  这些僧尼自己没有产出,纯粹只在消耗社会财富。

  为了稳固地获得供养,寺院就要占有大量农田和房产,甚至绝大多数都还在放高利贷,极大的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

  更何况,出家人都是成年人,自己在寺院享福,那么孩子、父母谁来养?

  一个国家十分之一的人天经地义地不劳而获,势必大大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由于佛教还要戒色,几百万人出家还会严重影响人口增长。

  在那个年代,人口是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难怪一说到僧尼,宇文邕的脾气就会上来。因为如果禁佛了,他就能腾出一只手来跟高洋掰手腕了。至于现在,他还是个弟弟。

  “朕困了,爱卿退下吧。”宇文邕毫不客气的说道。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