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细数西魏北周八大柱国及十二大将军背景、来历及势力分配(上)_北朝求生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麾下。

  李弼骁勇善战,骑射俱佳,是六柱国中亲冒矢石、一线冲锋最多的一位。他多次充当先锋与东魏作战,特别是在河南多次与侯景交锋。战斗力在六柱国中当之无愧的第一。

  李弼沙苑之战率60名装具骑兵横截东魏20万人大阵是其经典之作,河桥之战创下阵斩敌先锋大将的记录。大统十四年他由骠骑大将军越级直接升格为柱国。

  李弼能成为柱国,是因为宇文泰需要稳住侯莫陈悦的旧部,一句话,李弼是尔朱氏旧部的代言人。

  再来说独孤信,独孤信在本书中戏份很重。

  他的招牌是金牌岳父,他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宇文泰之子北周明帝、李虎之子李柄(唐高祖李渊之父)、大将军杨忠之子隋文帝杨坚。

  然而独孤信并非靠女儿起家,相反,他能够把三个女儿嫁给三家豪门(杨忠是后来才发家的),正是由于他自身煊赫的地位。

  独孤信的祖父一辈曾在武川做镇将,与贺拔胜、宇文泰几家合谋杀死拥兵作乱的六镇义军将领卫可孤。后来独孤信被任命到荆州驻防,因此与贺拔胜结缘。

  宇文泰收贺拔岳余众时,独孤信作为贺拔胜的代表也前来接收,可惜晚了一步。

  虽同为武川人,独孤信与宇文泰却隐隐约约存有嫌隙,大概就是从争夺贺拔军团控制权始。

  大统五年后,独孤信在陇右足足干了11年,期间除了率陇右兵马会战河桥、邙山以及大统十六年(550年)伐北齐,其他时间一直被摁在秦州刺史任上。

  这显示出宇文泰对其一直在猜忌,十分不信任。独孤信曾两次上书请求返回长安都被宇文泰拒绝,可以说他与中央关系之微妙是六大柱国中仅有的。

  独孤信的军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他治下,河西走廊此起彼伏的异己势力被渐渐削平,陇右基本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局面。

  独孤信在大统十四年晋升为柱国。

  总结一下,独孤信麾下的势力,是一些出自武川镇,但又非宇文泰嫡系的人。

  说完独孤信再来说赵贵。

  赵贵是武川镇出身,从祖父一辈便在武川定居,与宇文泰家世旧交。

  六镇之乱,赵贵被义军裏挟,后来辗转经尔朱氏到贺拔岳帐下。

  侯莫陈悦刺杀贺拔岳后,在诸将纷纷不知所以的时候,赵贵第一个提出迎宇文泰为军主,这个建议奠定了他在宇文泰集团绝对稳固的地位。

  赵贵虽常年在军中,但似乎野战争锋并非所长,在河桥、邙山两场规模宏大的战役中他作为一军主将都有失利的记录。

  后来王思政死守颍川之战他总览救援,也没能成功救援对方(不排除是为了排挤西魏军界异军突起的王思政)。

  在个人武勇方面,他也不如侯莫陈崇、李弼、独孤信等人敢于临阵单骑格杀。

  由此可见,赵贵的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