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章 送君长亭外_北朝求生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要么,大放异彩,强大到清河崔氏都不敢轻易得罪的程度。

  有时候身份在那里,决定了一个人即使想当一条咸鱼,也没有办法安安稳稳的在沙滩上晒太阳。

  第二天早上刚刚鸡叫,高伯逸就起床在院子里练“横刀十二式”。这是军中的武艺,简单粗暴,耍来耍去就那么几招,完全看使用者的悟性跟实际运用。

  这种简单的武艺,对高伯逸来说正合适。

  他这副身体的原主人,就是个只知道练武的傻子,但身体却是从小练出来的。不仅手臂长,步伐稳健,而且肌肉匀称有力。

  把“横刀十二式”从头到尾耍了一遍,高伯逸微微点头,感觉非常不错,前任给他留了一个很好的底子。如果是前世,他拿这么重的横刀耍一个时辰,早就累趴下了。

  正在这时,有人敲门。福伯打开门,来人是一个南朝禁军打扮的士卒,将一封拜帖交了之后就离开了。

  “小郎,梁国的人你也认识么?”

  福伯笑眯眯的问道,将拜帖递过去给高伯逸。

  “还行还行。”

  嘴上敷衍着,高伯逸接过拜帖,果然是陈蒨。他说一个时辰以后就会离开邺城回建康,如果要来送他的话,就去邺城南门外的长亭见面。

  然后就没有别的了。

  古人有“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这种说法,为什么送人会送很远呢,因为古代交通不便,而且人们的平均寿命很短,兵灾,疾病,随时会夺走性命。

  谁也不知道这次暂时的分别,会不会就是再也无法见面的永别,所以都比较郑重。

  高伯逸明白了陈蒨想说的潜台词,他把拜帖收好,带着箭头他们三个就直接出了门。

  秦汉时期在乡村大约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如《史记》汉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及壮,试为吏,

  为泗水亭长。秦制三十里一传,十里一亭,故又在驿站路上大约每十里设一亭,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

  但这后来却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

  邺城的十里长亭,实际上离邺城不到十里。等高伯逸赶去的时候,陈蒨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抱歉,来晚了。”老实说陈蒨对高伯逸还是挺好的,所以今天他来了。要不然,跟南梁的人越接近,就会死得越快,毕竟有通敌的嫌疑。

  “我知道伯逸老弟是一定会来的。”

  陈蒨微笑着说道,连称呼都改了,大一圈的他,直接送高伯逸一个老弟。

  屏退左右,陈蒨和高伯逸两人对坐,都在等对方先开口。

  “这次递交国书怎么样了?”

  “梁国和齐国,已经达成协议,两国罢兵。”

  陈蒨满嘴苦涩的说道。

  停战是停战了,可惜叔父陈霸先立的皇帝萧方智,已经成了“太子”,北齐干预梁国政局的企图,已经实现。

  可以说这一次陈霸先只是达成了“止损”,没有继续输下去而已。

  “伯逸老弟,你有没有想过,跟我去梁国,做一番大事业。”陈蒨拉着高伯逸的手问道。

  呵呵,大事业?只怕成为你的男宠,也是“大事业”的一种吧。

  高伯逸在心中嘲讽了陈蒨一番。他可是个宁折不弯的直男呢,当兔爷公那是不可能的。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