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8章 解幽话山川_地气宗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维汉先生讲解幽情指点允隽,我真的明白了,自不会再有方才的叹息。”停了一会又说

  “只是仍觉得有点遗憾,我邀您来赏这幽谷中的仙游灯火,可惜那青城仙灯并不常见,看来今夜无缘。”

  唐成也笑了“寻幽既有获,何必遗憾呢你见过那青城仙灯,那不妨就在此时此地共赏。”

  说着话,唐成取出了一枚花瓣状的东西,如半透明的碧玉,好像有点点星光在其内游移,正是于允隽在庐山所赠的“云中星光”,两人眼前的场景悄然而变。

  只见幽谷中不知何时出现了星星点点的光芒,像灯烛又像星光,在夜色中游弋飘荡,初始只有几十盏,渐渐变成千百点光毫,时聚时散时明时灭,真如仙游星河。

  眼前就是青城幽谷真切的景色,唐成又展开胸臆画卷,以那枚云中星光为灵引运转心盘,元神心像之中,真真切切展现了青城仙灯这静夜奇景,虽然他从来没有亲眼见过。

  直接将画卷意境印入于允隽这种高手的元神并不简单,可唐成此时并没有斗法之意,于允隽的元神也毫不相斥,融谐而共赏。两人再没有说话,就这样静静的坐在竹亭中,直至天色微明,元神心像中那点点游弋仙灯方渐渐隐去。

  唐成收起了云中星光,却见于允隽不知何时已解开了道士发髻,在晨风中青丝披拂,手中拿着唐成上次送的翡翠玉簪,幽幽地说“维汉,允隽并无他念,今日能不能求你一件事”

  。唐成当即就明白了,很自然的接过玉簪说“此簪是我所赠,愿为君挽髻簪发。”

  在天边初升的霞光里、如仙境琼阁的竹亭中,唐成亲手为于允隽挽起秀发,编成高髻,将那根玉簪插在发髻中。

  这发髻一看就是道士髻,却非常精雅别致,与平常所见的道士髻都不太一样。

  于允隽虽然看不见却能感觉到,很好奇的小声问“维汉,这是什么髻”

  唐成随意地说“自古道士发髻,簪法有很多种,但不少已经失传。我小时候学过一种女冠的簪法叫飞云簪,还有一种道士的簪法叫飞龙簪,非常别致好看,名称也很传神。此刻给你挽的就是飞云簪。”

  这话倒没撒谎,他大舅公蒋慈文平常挽的发髻就是飞龙簪,为逗小时候的唐成玩,曾教过他这两种簪法。

  于允隽惊讶地说“飞云簪好名字,我好喜欢,谢谢你!”说到这里好像想起了什么,突然说

  “郎崕长老今天将率众弟子到白云观来拜见你,我也要率观中弟子做早课,然后还要做些准备,请你先去观中休息吧。”caso

  唐成起身背手望着天边说“我已经休息的很好,就在此亭中等郎长老。”

  郎崕带着东来宫中叠嶂派众弟子天刚亮就出发了,在午饭前赶到了白云观,拜见接待之事不必细说。郎崕还因为弟子孟允秀的莽撞开罪表示歉意,不料却在观兰台上见到了那座竹亭,获悉维汉前辈昨天就在亭中与于允隽赏夜色谈幽境,连连赞叹不已,心中暗道这位小前辈真不简单,随意间就能化尴尬为美谈。

  唐成本来就没有打算立刻离开此地,观兰台是绝佳的修炼道场,正可静下心来体悟万物生动,窥见那山川有情的一线灵光。最难得这里有叠嶂派历代祖师所布下的山水大阵,汇聚青城山灵枢于一处展现,唐成也想借此机会好好琢磨其中妙趣,同时等待师父陆超的消息。

  既然维汉先生在,郎崕长老当然不可能只在观中留四名女冠,他率几名弟子也住到了白云观的东院陪同,凡事也方便照应。

  唐成也就入宿白云观了,总不好天天在亭子里坐着呀,他在观中又住了三天。

  。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