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3章 夜上硇洲岛_地气宗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成吓了一跳,老头怎么说跑就跑,一点预感都没有,容不得他多想,赶紧展开身法紧追而去。

  幸亏夜已经深了,没有人注意在街边的暗影中这一老一小就像惊马般飞驰,穿城而过。

  他们向东南走了几十公里到了一个码头,踩着停靠在岸边的渔船借力登上对岸的海岛才停下。陆超身形突然站定,长叹一声说:

  “我真的是老了,不知这里已经变成这个样子,记得十几年前还是荒郊。”

  他们站定的地方一点都不荒凉,面前崭新的大门和围栏墙,上端的隶书大字是“南宋皇家公园”。

  硇洲老城区宋皇村南郊一座小山包上原来有一座古塔,地方志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这塔出现的时间,但当地人都称之为硭塔,塔下的山包自然被称为硭岭,后来人们又叫它马鞍山。

  现在古塔已经不存在了,在它旁边不远的位置被一座航海灯塔代替了,有诗为证:

  湛江屏障硇洲岛,国级无双试点忙。

  古塔盛装标大海,洋为中用亮奇光。

  闻名世界鱼虾鲍,纪念景观宫保坊。

  不日新妆抛旧貌,声威随即迅飞扬。

  “知道这是什么塔吗?”陆超指着灯塔问唐成。

  “航海灯塔呀。”唐成随口而答。

  “你只知道现在的灯塔,却不知道它原本是一座古佛塔。”陆超意味深长地说:

  “在那座古佛塔的遗址上,1898年才被外来倭寇拆掉的,1904年重新建了这座灯塔。”

  “喔,原来是这样。”唐成不解地说:“您老人家能说清楚一些吗?”

  陆超看看唐成,又看看灯塔,然后把目光投向了远方的大海:“这座灯塔除其发光系统几经改造外,石质的塔身至今还基本保留其原貌。塔身呈圆锥体,坐落在底宽为5米见方的方墩上,顶部是圆鼓形的灯笼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塔的建筑风格集古迹和现代先进科技为一体,其明亮的灯光给南北来往的船舶指明了航向。你仔细看看,它既不像是一座传统的佛塔,也不仅仅是指航的灯塔,更像是一座景观塔或者镇海岛地气的玄机塔。”

  说着话,师徒二人登临塔基,站在马鞍山顶,在这里可以俯瞰硇洲全岛。

  这时候,天开始放亮,远方的海面露出了鱼肚白。向西可远望湛江市的灯光,向东、向南,东海、南海水域连成一片,可远望众多商船、军舰在海中穿梭游弋。

  “这岛虽然很小,只有56平方公里,但地理位置却很重要,地理气场也很强大。”陆超指着山下不远处的村庄说:

  “那宋皇城遗址,曾是宋末两代皇帝驻足过的地方。”

  “是的,我曾查阅过一些资料,了解一点历史。”唐成接过话题:

  “1275年,元军挥师南下,攻破南宋王都临安,南宋将臣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等文武百官及十万士卒,护送年仅11岁的宋端宗和其弟卫王赵昺,避元兵追杀,一路南下,1277年3月,从东南沿海逃亡到这个硭洲岛上。

  宋端宗年幼体弱,疲于奔命,一路担惊受怕,4月在岛上病亡。丧事料理完毕,陆秀夫等众臣拥8岁的赵昺为帝,史称‘宋帝昺’。改元祥兴、升硭洲为翔龙县,并计划安顿下来以图复国。”

  “你所了解的这些资料都是后世人编写的,未必是实情。”陆超说:

  “但是,有一个事实是不容置疑的。当时硭洲岛上遍地是石头,少帝昺和他的母亲杨太后便命士卒采石,筑石墙,建行宫,留下了这座宋皇村,一直保存到今天,成为一个历史的记忆。”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