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6章 中山大学地气浓_地气宗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康乐公谢灵运。1888年格致书院选址于此,1904年改为岭南大学,1952年中山大学入主康乐园。

  南朝宋元嘉年间,宋文帝将康乐公谢灵运流放广州,不久又“诏于广州行弃市刑”。谢公当时只有49岁,他是晋室贵族,也是大名士南北朝时期诗人、佛学家、旅行家少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兼通史学,翻译佛经,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在《初去郡》中写道:

  理棹遄还期,遵渚骛修坰。

  溯溪终水涉,登岭始山行。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而在《登池上楼》又留下了这样的名句: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谢公这些诗句在后世广为传诵,不愧是山水诗的鼻祖。珠江南岸的康乐村,或许就是因他而得名的吧。

  康乐园内,树影婆娑,鸟语花香,环境十分优美。主要建筑有大钟楼,怀士堂,永芳堂,陈寅恪故居,黑石屋,马丁堂,竹根标本园,英东体育馆,明代乙丑进士牌坊等等。

  那里古木参天,绿茵覆地,春啭黄鹂,夏鸣鹧鸪,林花次第于四季,秀色迷人于朝夕。谁也说不清那里的细叶榕为谁婆娑,凤尾竹为谁渊默。一年一度,凤凰花红了,木棉花落了,看不尽的绿肥红瘦,为这里读书、工作、生活的人们装点着春夏秋冬。

  这里是植物的王国,随处可见参天的茂盛大树:榕树、樟树、棕榈树、木棉树、芒果树、洋桃树随处可见;

  这里是花的海洋,一年四季花香不断:木棉、紫金、凤凰、牵牛、芍药、扶桑、玉兰、夜来香、九里香黄的、红的、紫的、粉的、白的五彩缤纷。每当微风吹过,就会带来一场花瓣雨,弄的遍地落英,馥香四溢。

  在逸仙路上略影中大校园古楼,看参天大树,青青草坪;去有欧式别墅群的马岗顶缅怀大师,感受西方大学式的校园别墅;有人把逸仙路两边的两排大树比喻成马岗顶善舞的长袖,那是十分贴切的,令人叫绝。

  所以说,只知林荫路而不知马岗顶的人,必定是走马看花的过客;而知道马岗顶却不知其美的人,那就只能是窥夫子之门墙却不能入其堂奥了。解读马岗顶,既要有文化,又要有悟性。

  校园很大,是坐南朝北的格局,正门是面对珠江的北大门,有很多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典建筑,地势与新旧建筑相互错落,显得地形很复杂,但却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

  这条中轴线就是贯穿南门与北门的逸仙路。但它不是正南正北朝向,这就导致了中山大学很多主体建筑的朝向都往东偏了一个不大的角度。从空中俯瞰,它好像是一柄向北偏东斜指的剑!

  “剑柄”从南门到小礼堂,“剑锷”就在小礼堂附近,再往北,逸仙路分成笔直的左右两股,就好像两道“剑刃”。它所指的方向从高德地图上明显可以看到延伸方向,恰恰就是广州古城。

  先生的塑像,从近处景观说是望着珠江,从地理气场格局来说,是剑指中原,遥望整个中华大地。

  这么大的一个地理气场格局,并不是中山大学的地气灵枢,也远远超出了中山大学的范围,而是运转汇聚整个广州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地理地气,是小小的中山大学承载不了的。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