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69章 满朝哗然_锦衣状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承担历史骂名吗?

  难道站出来推荐个非议礼派的正统大臣来当礼部右侍郎,皇帝会同意?对议礼的结果就会有本质帮助?

  蒋冕犹豫了一下,大概知道,若自己不表态,今天是不行了。

  朱四看着蒋冕道:“黄阁老的提醒,正合朕的心意,但朕也非刚愎自用之人,不知蒋阁老有何意见吗?”

  跟张璁同科的状元?

  这马屁……

  大概可能,就是唐寅向皇帝举荐了朱浩。

  甚至皇帝不说,在场大臣也知道,谁干礼部右侍郎也不会长久,因为马上就会迎来大礼议的最终章,这差事绝对是出力不讨好。

  皇帝为何要亲自推荐官员看不懂!

  那朱浩突然被皇帝提出破格提拔,在场大臣就全都是惊愕和不解。

  入朝也才两年多吧?之前一段时间,好像是挺活跃的,但后来不都已经销声匿迹了吗?他还没被外放吗?

  礼部右侍郎的职位如此关键,何以会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朱浩来接任?他何德何能?

  朝堂内,翰林院体系的人,听了这话最是汗颜。

  很多人都想这么说,但没勇气站出来,很多人其实也不明白,朱浩跟今天君臣间的争锋有一文钱关系吗?

  还是说皇帝故意放个很扯淡的人出来,先试试口风?

  “啊!?”

  ……

  对于绝大多数大臣来说,在没看清楚形势前,他们不适合出来反对,因为这么扯淡的事……总会有人替他们出头的。

  石珤道:“并无此意。”

  唐寅总结了半天,也没说自己是否支持,就说让皇帝赏识一二。

  果然通过议礼入阁后,伱这家伙连原则都不讲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朱浩,居然被你说成是礼部右侍郎的不二人选?

  你可真是给我们文官长脸啊。

  蒋冕道:“老臣附议。”

  ……

  杨慎打量石珤,皱眉问道:“所以说石部堂,你马上要入阁了是吗?”

  如果说先前张璁被拔擢为翰林学士,对在场大臣来说,既有所料,心中又不甘。

  我们知道朱敬道是你弟子,但你也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啊,那小子……跟你一样都是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懒货!

  你居然还好意思用“兢兢业业”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他?

  连同全体文官同僚也在等他的意见。

  杨慎脸上露出讳莫如深的笑容。

  朝会结束。

  朱四道:“诸位卿家,谁还有不同意见也先保留吧,此职位不会长期留存,朕也是做权宜之计,以后对朱敬道此人……还会另有委派。今日就先商议到此。”

  因为皇帝需要他临走之前的态度,告诉在场的文官,在这件事上应该妥协,而不是继续争执下去。

  朱浩的提议,既没有实现皇帝追封兴献王为皇考的意图,又坏了文臣有关大礼议不退让的原则,等于说朱浩是个背锅侠,后来被朝廷边缘化,也就是情理中的事情。

  而且从某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