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 疑点_边缘世界里不可能有牧场物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醉心于书卷。

  他所提出的岛上集权制政治体制,和长期的发展模式,为矿石镇后来的繁荣打下了足够的基础。

  而且他主持修建了玫瑰广场,并最后修筑了这个温泉屋,也和我掌握的信息相吻合。

  但是这个老人最后的结局,是在身体已经无法自由行走的情况下,消失在了自己的屋内。

  他不像那些冒险进山的平权派,并没有人明言他是消失在了矿洞里。

  同样遭遇的还有多朗科。

  他作为矿工领导人之一和岛上的木匠,与那座山的接触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

  但他最后的下落,确实消失在了巡山的过程中。在明知有那么多人已经消失的诡异事件下,他坚持独自上山搜寻,究竟是公义心主导,还是另有目的?

  如果说是那些后来的普通矿工为了权力斗争,而杀死的安东尼奥,那么这两个人的消失就显得毫无逻辑。

  作为镇上的警长,“我”在安东尼奥死后,第一时间提审了小胡克,那这个被称作“怀疑主义者”的独行者,又是为何早早地就放弃了进山,在山脚下另谋他路?

  诚然,小胡克不管在杀人动机、时间上,都有重大嫌疑,但唯独这个杀人手法,是个巨大的破绽。

  如果我是凶手,就绝不会在杀了人之后,将尸体移到自家种植园里,还没有做任何的掩盖,等待天明罪行暴露。

  从这一点来看,就足以洗清小胡克的嫌疑。老约克逊应该也是想到这一点,才提出了保护性看押的措施,将小胡克放在众目睽睽之下,防止凶手继续杀人。

  毕竟,有什么比行凶杀人后畏罪自杀,显得更合情合理呢?

  老约克逊在这时候,已经保持着他绝对理智的选择。

  可以看出哪怕小胡克不断质疑他的决策,这个老人也只是用他长者的智慧,维持了团队的相对稳定,而不是驱逐分离出一个不稳定因素。

  小胡克也只是保持了他的怀疑精神,并未干涉集体的决议,甚至甘愿被关押逮捕,蒙受不明的冤屈。

  那么老约克逊和小胡克,这两个意见完全相反的人,在这个时候反而是相互信赖的盟友。

  所以长远来看,反而是一只唯唯诺诺的“我”,和后期自行其是的多朗科,显得游离在外。

  有一种推测,是那些平权派,为了制造斗争的契机,谋杀了掌权人中的顽固派安东尼奥,然后他们又集体死在了矿工六人组遗留下来的陷阱里。

  但是这个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后来的镇上又陷入了被一个谣言击垮的混乱中。

  那个酒鬼的骇人故事,也多次将关注点聚焦在了小胡克的周边。极有可能他也是平权派挑拨离间的一枚棋子。

  但是这也依然不能,解释他后来证言的集体恐怖失踪事件。

  把这个消息说出来,只会使平权派们先前的辛苦付之一炬。

  最好的办法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