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这样层层减员之下。打到第三轮,只剩下了二十个人。

  最后决出五个人。

  分别是杨洪的侄子杨信,石亨侄子石彪,恭顺伯之子吴瑾,当然也不全是勋贵二代,还有来自辽东的袭职军官范广,来自山东的韩青。

  这五个人,谈不上文武双全,但是却都是将才。朱祁镇估计自己根本不是他们任何一个人一合之敌。

  朱祁镇目光一一掠过眼前五个年轻才俊。

  杨洪侄子杨信。不过二十出头,相貌堂堂。再加上杨洪的底细,之前也说过了,就不说了。

  但是石亨的侄子石彪,长大却显得粗狂之极,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胡子不少,一根根如铁,而且他马上对战,不用长枪,反而用一柄长柄大刀。在最后的比试之中。石彪从不留手,好些缺席的学员,都是被石彪打得骨断筋折。

  对于石亨这个人,朱祁镇心中还有一些心结。

  石亨也算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而今还在大同镇之中,比杨洪的地位要低一点。

  在军事地位上,虽然宣大并称,但是现在宣府还比不上大同,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同有历史传承的。

  不说别的,单单说徐达与王保保就围绕着大同有一系列交锋。而且大明对草原上保持攻势,大同比宣府更深入草原。

  所以,这个时代,几乎是精兵强将出大同。

  从方政,开始,大同镇都是精兵,杨洪与石亨都是边将之中比较打的将领。朱祁镇心中有数。

  不过,比起英国公,成国公等人都推崇的杨洪。石亨就不被很多人欣赏了。

  原因很简单。

  石亨太不规矩了。除却能打之外,石亨什么事情都做过,草芥人命,欺行霸事,各种捞钱,等等。

  而英国公张辅很看不管石亨这样的将领。但是问题是石亨这样的人,在大明军中不在少数,甚至成为文官之中武将的标准模范,凡是能打的,必定暴虐,甚至倒推出来,凡是暴虐的必定能打。

  而石亨就是这样的特性。

  即便不是石亨历史上的所做所为,单单这作为,朱祁镇不大喜欢。而石彪而今的作为,朱祁镇也不见得欣赏。

  至于吴瑾。却是罗圈腿,塌鼻子,圆脸。一副标准的蒙古人长相。

  不错,他就是蒙古人。

  吴瑾就是鞑官。

  吴瑾的爷爷,恭顺伯吴允诚乃是元朝大官,官职元朝平章,洪武年间投降。在太宗登基之后,得到了重用。与他的儿子,也就是吴瑾的父亲吴克忠跟随太宗皇帝出战。

  特别标注,吴允诚父子两人参加了忽兰忽失温之战。

  虽然是蒙古人,但是对大明忠心耿耿的。而且鞑官在大明有不少,吴瑾其实也是其中的代表。

  比起这个三个将门子弟。

  韩青与范广就一点差了。韩青的世职是青州卫同知。范广世职乃是辽东卫指挥佥事。

  但是总体来说,没有一个是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