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六章 众将牢骚!朱棣的心思!_大明:太子爷,快退位让贤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河南布政使司境内。

  纵然是有连绵不绝直到京师的烽燧提醒,但是大军行军又哪里会那么容易。

  从应天府北到山西布政使司境内又岂止千里。

  最起码需要月余的时间。

  眼下距离看到烽燧不过是过了八日,哪怕朱棣忧心之下强行军。

  可依旧只是收效甚微。

  眼下能行至河南布政使司境内,就已经说得是朝廷执行力惊人了。

  临近黄昏。

  骑兵们纷纷开始扎营。

  中军帐内。

  朱棣静静地坐在小黄梨木做的太师椅,愣愣出神。

  一应重臣侍立左右。

  整个中帐内寂静无声,气氛沉闷。

  “报!”

  “大同八百里加急!”

  帐外一声高呼,传入帐内众人耳中。

  朱棣精神得以振奋,霍然起身道:“快传!”

  很快。

  一名满身泥污的驿卒掀帐而入。

  只见,他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封保存完好的干净密卷,双手捧着将之呈。

  朱棣眨了两下眼,定了定神,这才双手接过。

  这是他第一次收到来自前线战场的消息。

  密卷打开。

  朱棣快速将之看完,神色恍惚,密卷已是从手中无声跌落。

  “鞑靼部尽起大军二十余万。”

  “已破雁门关,兵围大同!”

  朱棣扫视帐内眼巴巴盯着他的众将,将密卷内容缓缓念出。

  念完,朱棣直觉眼前一阵发黑,身体微晃。

  一旁的魏国公徐辉祖见势不对,赶紧前扶住,劝慰道。

  “皇!”

  “大同守将周博是个稳重守成之人,有他在,大同定不会有事。”

  徐辉祖是个善战之人,同样也清楚皇帝最为担心的是什么。

  果然。

  被徐辉祖这么一劝,朱棣的精神好了一些,在徐辉祖的搀扶下,坐回椅子。

  “诸位卿家,事到如今该当如何啊?”

  “信安伯张辅虽然骁勇善战,但若以五万大军直面二十余万怕是力有未逮。”

  “可恨,诸阁部大臣误朕。”

  “若不然朕正好可以率大军迎战鞑靼。”

  “错过良机,可恼!”

  朱棣这么一开口,帐内众将的牢骚也就出来了。

  “陛下说得对。”

  “那群文官净是耽误战机,一提到打仗就说没钱,他们也不看看,不打仗,就得让人欺负。”

  “国库空虚倒也是事实,不过在这种大战,还是不能推诿。”

  “那群玩笔杆子的就是能说,你一打仗要钱粮,他们总能给你折腾出一堆大道理。”

  不过,众将说着说着却是开始歪了。

  “差不多行了啊,太子爷可是素来仁义,喜欢文臣,可别被人听到了。”

  “哪个敢嚼舌根?”

  “太子又如何,皇还在呢,要老子说,还得是汉王爷。”

  “这样那些文官才不会押咱们一头。”

  一语出,满堂皆寂。

  而始作俑者丰城侯李彬也自知失言,闭嘴,低着头,一副准备挨骂的模样。

  他刚才也是光顾着痛快,说秃噜嘴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