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2章 天塌下来都是小事,朝争才是大事_我有虫洞去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宣府即宣府镇,大明九边镇之一,因镇总兵驻宣化府得名,称“宣镇”。

  所辖边墙东起居庸关四海治,西达西洋河,长一千零二十三里。

  (宣化府位于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

  和大同府搭界,行政属京师管辖,军事属万全都指挥使司。

  古幽州属地,秦上谷郡,元宣德府,去京师不过四百里,

  整个宣府的地形,就是两山夹一沟的狭长地带。

  南屏京师,后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诚边陲重地。

  大同变天的消息传到了宣府,总兵侯世禄被惊的魂飞魄散。

  其子率三千骑兵去太原协助剿寇,一直没有消息传来,他就一直心中隐隐不祥之兆。

  原本只当是个简单任务,曹文昭也有悍将之名,加上大同满总兵这边的三千铁骑,必然是马到功成。

  没想到啊、没想到!

  记住网址

  前些日子,太原还发的什么剿寇大胜之类的军报,都特么是骗人的。

  这山西已经彻底被流寇控制,还玩了一处瞒天过海。

  整个山西到底处于什么状态,外界一无所知,只有这个叫什么“山西农会”“红巾军”名义发的“山西独立宣言”。

  “崇祯无道,横征暴敛,

  良田阡陌无不属吏绅,

  钱粮帛布无不归王侯,

  兵祸灾变、民死无数,

  流民遍地、塞壑填沟。

  我山西农会为百姓自发组织,万众一心。

  农会武装之红巾军,效太祖起家之初衷,为民众求生存而战。

  枕戈百万、驱群丑如卷席,

  摧枯拉朽、所向披靡。

  即日起,山西全境光荣独立,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这布告可是大模大样的,贴在宣府卫城的四处城门口,守军不识字,还以为是正常布告,也没注意。

  直到被路过的识字人发现,当众读出,这才大惊揭下,不敢耽搁,立马上报总兵侯世禄,和宣府巡抚沈棨。

  这对宣府文武大佬被骇的手足冰凉,胆颤心惊。

  一方面立即上报朝堂,紧急求援。

  一方面全军戒备、封锁边境,以防不测。

  说来也丢人,堂堂大明王朝九边重镇之首宣府镇,京城咽喉。

  全盛之时,宣府常驻部队八万至十万(最多时十五万),其中镇城常驻军五万至六万。

  好汉不提当年勇,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调宣府兵增援辽东,镇兵途中哗变。

  “攘臂噪呼”,“勒领月粮”,宣府巡抚赵士谔“见势危急,随示每军各给马价银二两”,事方得解。

  这种兵变过的队伍,从此不受信任,逐步裁撤。

  等侯世禄做总兵官时,整个宣府能战之人不过万余,能野战的不过五六千而已。

  说起来各处总兵都差不多,手里有个五六千能战之兵就算强镇了,再也不复当年动暨数万的威风。

  原因很简单,就是朝廷没钱,养不起了。

  原本尚能维持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