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9章“维康一型”正式定型_我有虫洞去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柳维康他们几个人,把这神奇的机械,一样一样拆开,分析研究。结果没多长时间,两台模型就被折腾坏了,

  好吧!再买!不差钱!

  汪鹏一下子定了十台瓦特蒸汽机各种时期的模型,

  让他们使劲折腾。

  干了这碗毒鸡汤:万事开头难,然后中间难,越来越难。

  看起来真的很简单的瓦特蒸汽机,初步完善的最初型号,功率只有可怜的两马力,一匹马每秒能够把75千克的水提高1米,即1马力=75千克力?米/秒。

  说起来好像也不错了,其实就相当于一次篮球场上的暴扣时,突然爆发的力量。

  别说当成火车头了,也就提提水,驱动一下简单的机械。在汪鹏眼里粗陋不堪的玩意,让徒弟们深深的着迷。

  机械的力量是如此的神奇,只要一直加入煤,添上水,就能不停的动,一直的动。

  书到用时方恨少,刚刚摆脱文盲的柳维康和师弟师妹们,如饥似渴的学习文化知识,尤其是数学和几何。不然连图纸都看不懂。

  红旗城占领后,汪鹏基本上长期在外征战,他们就只能靠自学,和互帮互学。好在汪鹏带来的学习资料,包罗万象,从最基础的到复杂的都有。

  首发网址

  在汪鹏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一帮稚嫩的工业党诞生了。

  从拆机器,到仿制机器,失败一直伴随着他们。好在是常压锅炉,没有爆炸的危险,但因为没有经验,加上材料不过关,漏气烫伤真的太常见了。

  心疼徒弟的沈凌云,给他们专门配了一支小型的医疗队。

  结果最后成了专治烫伤的高手,无他,手熟尔。

  ……

  说起当年的瓦特,其本人只是一名工匠,既没有受到高等教育,家里又没有矿。也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天才,只是学徒工出身。连氧气和二氧化碳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

  一位钢铁厂老板看到了蒸汽机的潜力,全力资助瓦特。瓦特全心全意搞了好几年,投入海量的资金。

  瓦特刚制造出来的蒸汽机问题重重,马力小得可怜,烧掉的煤比输出的动力更值钱。

  终于……把投资人给搞破产了!

  哈哈哈!真是个杯具的故事。

  直到他再次得到资助,把活塞及联结杆的运动方式,由直线改为类似行星运动的齿轮旋转(如火车的动轮),这才真正搞出能更加广泛运用的原动机。

  而这一切,对汪鹏来说,都是浮云,还有比他更先进的设计和方案,穿越者的好处,就是穿透了历史的迷雾,清晰的知道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创业初期,事务繁杂,汪鹏实在抽不出身来,组织攻关。

  只能在人手、物资上全力支持柳维康的蒸汽机团队,不惜一切代价的支持。

  从崇祯元年到崇祯三年,这支团队从开始的五六个人,一直扩张到一千六百多人的大单位。

  从黑风寨的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