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5章 李朝官奴婢,耽罗仆从军_我有虫洞去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汪鹏很快就从金明昌那里,了解了足够多的关于旌义县的情报。县城内的居民,一共有两千户、七八千人。其中三分之二是官奴婢。旌义县的总人口,包括城外的十二个村,连公私奴婢在内有四千多户、一万六千多人,其中一万多都是官奴婢和流人。

  棒国的奴婢制度从新罗、百济沿袭下来,到高丽时期渐成体系,是半岛一个重要的土俗。

  《高丽史·刑法志》奴婢条序:“夫东国之有奴婢,大有补于风教。所以严内外、等贵贱,礼义之行,靡不由此焉。”

  奴婢制度事关贵族豪强群体的既得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每当棒国大王想要对奴婢制度进行改革,势必会遭致反对,王室自己干脆也掌控了大量的所谓官奴婢。

  济州岛上的官奴婢,大多是李朝政治斗争的失败者,一次一次的朝堂动荡,非友即仇,没有妥协和中立,每一次清洗都是一条线的株连,而这些被流放到济州岛的人,很难再有机会回到半岛上,即使自己这一派翻身了,新贵们也不会再把这些老东西请回去。

  所以岛上的官奴婢就是官方的奴隶,岛上的官吏可以随意的生杀予夺,当成不要钱的苦力往死里用,死了就扔海里去,以李朝奇葩的朝堂斗争,过不了多久,就有新的官奴婢补充过来。

  济州岛距离棒国本土将近160里,游是游不过去的,非常适合作为流放犯人的天然监狱。本地居民有办法偷溜回大陆的,都是想尽一切办法离开了。譬如受烽火台夫姓父子的同伙三人,都是攒了好久的钱,才贿赂了运粮船的船老大,这才搭乘粮船逃回大陆上。

  而官奴婢被多次过手之后,浑身上下连一个铜板都没有,在岛上做苦力,也没有任何的工钱,想跑也跑不掉。

  因为流人和官奴婢都是集中安置,所以济州岛的人口分布很集中,除了牧场是使用官奴婢的大户,其他大部分都聚集在三座城池附近,方便监管。

  因为是官方的奴隶,所以官府要负责这些人的衣食住行。官仓里的粮食、盐巴都准备的还不少,看起来很多,其实平摊到人头也就能让这些人饿不死而已。

  岛上的良田、良牧场大多控制在大户豪强手里,靠着免费的官奴婢耕种。官方名下的田地大多是旱田,劣田,所以自身的产粮是不够吃的,要靠从半岛上每年两季收到粮税后,才有余钱余粮拨付给岛上使用。

  这几年天灾人祸,半岛上自己都入不敷出,所以钱粮是越来越少,这也导致济州岛上的底层贫民和兵卒大量的逃回半岛,连大户豪强都走了很多。

  现在旌义县的官仓里,还有存粮两万多石。这个数字让汪鹏挺开心的,有这些粮食在手,光是这旌义县就能控制一万多的官方奴隶,原本这些人就习惯了在压迫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