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0章 措手不及的岛上文武_我有虫洞去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济州岛这点人手,对付百人以下规模的倭寇,还能以多欺少一下,攻杀一番或远远驱离。如果同等规模,不要说作战了,对阵都对不了,早就一哄而散了。

  以前遇到百人以上规模的倭寇来袭,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岛上大户们组织的“义兵”就相当于大明土豪的家丁护卫。

  比起正规军来,义兵装备更优秀,平时待遇更好,能在土豪家里混上口饭吃,都是会点武功,个人战力和武备比不上官员的家丁,但也比普通营兵强了很多,为了自己的金主不被倭寇搞死,砸了自己饭碗。真打起仗来,也敢上手攻杀。

  自打天气越来越冷,岛上的农业也产量微薄,大量人口逃出济州岛,去半岛上讨生活。因为粮食不够,济州岛的总人口不断下降。不少土豪都已经搬出济州岛,此地留些家人收租。这也导致能用的“义兵”越来越少。

  一听闻倭寇是在城山登陆,旌义县监金明昌大人的脸,刷的一下,变张白纸一样没了血色。

  咬碎黄牙,心中恼怒,这些该死的倭寇,好好的济州港不打,跑城山抽什么风。

  “还请州牧大人、朴大判调派数百甲兵,卑职这就回旌义把倭寇赶下海去!”

  旌义县监金明昌苦苦的向济州观察李正熙,判官朴仲泰哀求。

  作为一县之父母官,守土之责推脱不掉,与其被人撵回去守城,不如积极主动求战,表现一下勇于任事的姿态,争取能多带点甲士回县,最起码也能护得自身安全。

  历来倭寇登岛,都是疯狂劫掠一番,抢够了杀累了后,不用赶,自己就退了。

  “眼下来袭倭寇情况还不明了,四处分兵乃兵家大忌,况且济州城乃是要害之地,济州港是唯一可停大船之处,万一倭寇声东击西,那可就坏了岛上攻守大事。

  首发网址

  所以济州城里的一司甲兵不能动,你先回县里主持城防事宜,安排得力之人,哨探倭寇虚实,速速回报,本官会及时安排朴大判领军讨伐。”

  李正熙大人这话说冠冕堂皇、挑不出毛病,反正就是一句话,自己解决,要调兵不但没门、窗户都没有。

  李大人又不傻,倭寇嘛,总归是要退走滴。退一万步讲,就算旌义县被破城掳掠一番,等倭寇一退不就稳稳收复了吗。

  旌义县的事,自然要追究县监的责任。只要济州城和济州港无事,死伤点兵卒,那也是判官的事情。

  李正熙大人不愧是李朝的三品大员,处变不惊、以不变应万变,稳如老狗。

  李大人轻抚长须,不慌不忙的对周围文武官吏说道:

  “来袭的倭寇只是虚张声势,不过是跳梁小丑、土鸡瓦狗。你我深受王上恩典,护境安民正当时也。”

  众官吏都肃然而立,聆听州牧指示。济州观察李正熙大人要求济州岛判官朴仲泰大人,即刻制定方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