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5章 工匠们、制兵、开窑、选矿、炼铁_我有虫洞去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比参加军训的青壮和正式入伙的学员们,到虎爷手下扛活挣几顿饱饭,求几个赏钱,对于这二十五个村的村民来说,心理负担最小。

  哪怕就是不给赏钱,在这春荒饥饿的时节,能有口饱饭,那也是占了大便宜,小老百姓的狡黠和小聪明千百年来都是如此。汪鹏当然是心知肚明,也不会愤愤然觉得这些人不讲义气。

  黑风寨调派的二十几个大匠和学徒作为头目,按乡民们登记的技能,粗粗的分成不同的队伍,先吃饭再干活。

  人太多,也是按人数领了粮食自己开伙,伙房保障值班的部队和学员队就已经很勉强了。

  一顿饱饱的早饭吃过,头目们领着自己的队伍开工,最急的两件事情,新兵的装备,宿舍的改造,先集中人手安排。

  虽然缴获了三百多套甲胄,大部分也都被铳子打的不成样子,清洗缝补的事情由女眷们处理,但是要更换铁片甲叶,都要重新打制。

  缴获的长短兵器,弓弩和不多的鸟铳都要维护清理后先入库。等军训完成后才会发放。

  铁匠头目刘大叔的儿子刘苏钢,带着分配的人手,先打制一部分长矛的三棱铁枪头,初步武装起来。于是铁匠和学徒们,带着几百个力工,开炉烧铁,挥动的大锤叮叮当当,千把支矛头,也不是什么大活,敲出样子后,细细磨尖就成。

  木匠头目王大叔的儿子王方尺,带领木匠们先集中加工一批丈二木棍,给民兵队先训练。手艺普通的就去加工方木盾、圆木盾。手艺好一点的,就在大匠带领下制作弓弩,和竹板猎弓,用简易的木工床,制造箭杆,黑风寨不用弓弩,只是给民兵队配的。

  陶工头目张大叔的儿子张乐陶,指挥分配的几百力工,利用庄外甘家的几个旧砖窑,制坯,拖煤,准备开窑烧制砖瓦,有点手艺泥匠土匠都去改造现有的房屋,比如集体宿舍的大通铺,都要重新搭建。

  有个比较新的瓷窖也找来原本的瓷工,开窑烧瓷,不是为了生产碗碟,是简单烧出瓷板或瓷粒瓷条,和之前的废瓷一起,用铁碾槽磨成瓷粉,加入到黏土中,制作耐火砖,好砌高炉,这一块也用了不少的人手,先用锤砸碎,再碾粉,也是很不容易。

  胡大叔带领剩余的人手,按照汪鹏的安排,全部去后山小铁矿不远处的河边,分成三队,一队伐木打地基建造新工坊,一队去挖掘铁矿石、白云石等炼铁炉的材料,还要先期粉碎。一队去露天煤矿那边,寻找合适的地点,土法炼焦,这时代就不要考虑大气污染什么的。

  汪鹏也让人通知铁匠刘大叔过来一趟,建个小高炉,汪鹏图纸早就给他了,黑风寨地方小,铁矿不多,建小高炉没必要,这边就可以大动作一下。

  高炉炼铁技术明代已经很成熟,宋应星在《天工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