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章 结果2_都市收藏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传承,可从另一方面说,就是对原作的破坏。但是没有鉴定的画,也不好确认东西的真假,难免令人迟疑。所以说这样的情况也说不上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只能都接受现实。”

  显然王老对这样的现状也很是感慨,提倡也不是,不阻止也不是。既然这么多年都这样过来了,任其发展,也未免不可。

  唐正此时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脸上还是带着迷惑之sè,“对了,明叔你刚才说别人的画会被认为是唐寅的?这画风都不一样啊,就算是仿,也不可能太相同。不可能存在这样一个人吧。”

  “呵,说到这,还真有。仇英,跟唐寅同为明四家,本身还是临摹古画的能手。虽然同为明四家,但唐寅书画成名时,仇英还是六七岁的幼童。所以仇英还没形成自己的流派时,早期模仿过唐寅的画,加上两人风格相近。有时仇英的画会被认认为是唐寅的。”

  陆远明不愧为王老的弟子,说起这些完全不加思考,显然了解地相当清楚。

  “原来如此,我也听说过这样的消息,说有人把仇英早期的画当做是唐寅的,还以为是假的呢。”唐正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扯远了,也就你提到了,才顺带解释下。还是回到正题,说眼前这幅画吧。”陆远明拉回思绪,免得话题越说偏离的越远。

  “对于无款书画的处理,自然没有了印章、题跋、款识之类的鉴定了。这幅白描本《洛神赋图》显然就是。”

  刘天明刚才也是听得津津有味,大叹今天没白来,光是现在听到的这些,就长见识了。

  此时听到陆远明开始鉴定分析他的画,顿时像课堂上的乖学生般问了出来:“那无款书画该怎么鉴定呢?”

  因为他带过来的就是无款画,这给了他一个很好的理由,可以学习以后碰到无款书画,该如何鉴定。

  陆远明笑着说道:“这就很考鉴定功夫了,需要对各名家的画风,画法,笔墨了如指掌。”

  “还是拿唐寅和仇英来说,两人虽然都继承了南宋画法。但他们在传统的基础上,都有自己的创新和发展,具有各自的独特风貌。”

  “唐寅山水、人物都很擅长,仇英是以工笔人物、青绿山水见称。同为明四家,虽然画风很接近,但只要对这两人了解够深,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所以无款书画就得从画上所表现的的艺术手法,所用笔墨技巧,结合自己积累的知识,在自己脑海中搜寻,匹配相近人物,确定一位或者几位候选,然后结合献资料,一一排除,最后排版定下。”

  “当然碰到无款书画,要善于集思广益,听取别人意见,寻找到突破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不错。”王老适时说话了,“正如远明所说。一个人力量毕竟有限,也许别人知道你所不知道的知识,恰好是你眼前想要的。这不仅节省了时间,也给出了有力证据。集合多人之力,才能更快得出结果。”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