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2章 朝战烽烟起、石星革职_回到明朝做千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往的锐气,厌战思想严重。特别是许多普通的在朝日本士兵,更是逃亡现象严重。

  早在第一次朝鲜之战后,在双方停战期间,丰臣秀吉一边与大明议和,一边就命令驻朝的日军大量筑造城堡,以图永久占领。几年中,不但日本国内的民众为了输送在朝日军的粮饷,忍受了大量的兵役徭役与赋税负担。就是那些驻扎朝鲜前线的日军士兵们,也个个成了苦力,每天为了建造那些牢固的倭城而拼死拼活。没日没夜,饭又吃不饱,这让许多士兵病倒累倒。加上朝鲜冬天的酷寒,让在朝日军士兵们普遍在冻饿边缘上挣扎,缺医少药,苦不堪言。

  眼见不是累死,饿死,冻死,就是逃回日本国内被砍头,许多日本士兵兴起了投靠朝鲜人的念头。此时的日军,当然不能与二战时有强烈武士道精神与民族主义精神融合的日军士兵相比,他们并没有什么民族与国家观念,只要能活命,有什么是不能做的呢?

  一时间,日军叛逃现象严重,最有名的,便是加藤清正部下的沙也可率军三千人叛逃朝鲜,并传给朝鲜国铁炮技术。朝鲜为了表彰沙也可的功绩,特赐其名金忠善,永久住在朝鲜。此外还有在万历二十三年底时,长宗部三千人集体哗变,逃回日本。

  虽然到了万历二十四年底,随着日军大部纷纷前来,叛逃现象有所好转,然后日军上中下层中,厌战思想还是严重,特别是主和的小西行长,多次向朝鲜人透露欲入侵的情况。只有前次侵朝俘获朝鲜王子而又未受到多大损失的加藤清正最为积极。

  ……

  万历二十五年正月初时,日军近十万人,己经云集朝鲜沿海,战事一触即发,然而此时的朝鲜国,还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党争内斗运动。

  早在第一次朝鲜之战后,大明与日本的谈判悬而未决,南部沿海仍有数万日军虎视耽耽,朝中的东人党与西人党又开始不亦乐乎地争斗了。不但如此,两党还闲不足,还各自分裂为南人派和北人派、老论派和少论派,继续进行着争斗,最后党争的目标,更是指向了国之重臣李舜臣。

  第一次朝战后,慑于日军的武力及锐气,朝鲜国决定练兵!他们聘请明军教官,同时按照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打算先期练兵一万人!万历二十一年八月时,朝鲜成立新军司,招募新兵,训练阵法,刀术,拳术,弓术和火枪术等。

  遵照《纪效新书》教导,朝军也将每11名士兵编成一小队,按兵种分为弓小队,火枪小队和刀斧小队。这11人协力合作,共同进退,形成一个战斗单位。然后三种小队各取其一,成为战斗大队。三大队又为一旗,三旗为一纵,五纵为一哨。全国共置25个哨,5哨驻防汉城,其余20哨分布全国各地。同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