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3章 除夕日_回到明朝做千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小妹黄秀柔脸一转,小嘴一扁,道:“不要,以后我要跟着大哥。”

  顾云娘笑道:“小姑子,姑娘家长大总是要嫁人的哦。”

  黄秀柔只是扁着嘴,黄来福看她的样子,不由一笑,小孩子有恋母情节,恋兄情节,恋父情节是很正常的,长大就好。他举杯道:“来来来,大家喝酒,喝酒。”

  众人又是一起举杯,接下来各人说说笑笑,一顿年夜饭吃得很是开心。

  吃过饭后,大家熬夜守岁,黄来福作为家主,给几个儿子,还有一干小孩儿派发压岁钱,给府中一干下人们派发新年红包。想想以前都是父亲黄思豪,母亲杨氏等人给自己派发压岁钱的,现在轮到自己派发了。

  整个晚上,除了五更时黄来福起身焚香楮送,迎送玉皇上界外,他都在与众人打马呆,推牌九为乐。一时整个堂内成了战场。小孩们则是在旁踢毽子,骑竹马,大家欢闹无比。

  子时正刻,五寨堡爆竹之声响彻云霄,爆竹声中迎新春,新的一年来临了。

  子时后是元旦,也就是万历二十三年的正月初一,时间进入了公元1595年的2月9日。

  这天自五更起,大明皇宫内便要焚香放纸炮,宫人们用门闩往院上抛掷三下,名曰跌千金。一大早,文武百官还要前往宫中朝贺天子。而在地方的大小衙门中,各地藩王,各州县百官军将也要衣着盛装,前往所在衙门,举行望阙遥贺的礼仪活动。

  这天一早,黄来福就打扮一新,穿起大红的大明官服,先在祠堂焚香祭拜天地宗祖,又对北京城方向遥拜父母,吃过黍糕后,便备下一干车马仪节,头上插了一个用乌金纸作的飞鹅,往五寨堡官署去了。而府中一干妇人,也是妆点妖娆,前来顾云娘房中行礼。

  行走在街上,五寨堡内充满了鞭炮硝烟的年节气息。各个街上,满是诸如百戏、六博、投壶、高跷玩乐的五寨堡商民军户。一干堡内小孩们,更是穿起新衣裳,在街上踢健、陀螺、老鹰抓小鸡等玩闹游戏。不时有三五成群的小孩点起一个炮仗,远远的扔出去,发出一声清脆的炮响。

  而不论男女老幼,各人头上都插了一枝用乌金纸作的“闹嚷嚷”,什么形状都有,飞鹅、蝴蝶、蚂蚱等,大如掌,小如钱。有的人甚至将“闹嚷嚷”插满了整个头。这是大明当时的习俗。

  黄来福的车马行过,街上此起彼伏是向黄来福行礼的人群,小孩儿也是在父母亲的引导下,用纯真的声音向黄来福拜年问好。

  黄来福也是在马上笑容可掬地向各人拱手作揖,问候新年,他的家丁护卫们也是忙着向各人派发红包。

  到了官衙,五寨堡一干官员军将都到了,只等黄来福了。各人喜气洋洋,都是一身官服。黄来福车马一到,以何朝勋,江大忠等人为首,都前来拜见黄来福。

  黄来福笑容满面地向各人拜年,然后在黄来福的领导下,各人摆齐香案,对着北京城方向,舞蹈山呼,行十四拜礼,在口头上遥向天子拜贺新岁,最后完成了“望阙遥贺”的仪式活动。

  望阙礼结束后,黄府就迎来了拜年的狂潮。这天起,黄府门首接拜贴,上门簿等,忙个不亦乐乎。什么堡内的军官商贾,什么外堡的军将官员,宁武关的大小官员军将们,伺候见节者,不计其数。这些人等,黄来福大多交给杨管家管待。

  外堡的官员军将大多不能亲自来的,就送来名帖投贺。当时大明官场民间,投名帖贺年之风遍及各地,就算不认识,也到处投贴,这名帖是一种红纸袋,上面写上主人的姓氏,名为“门簿”,方便各人接纳。光在黄府中,黄来福不认识者的飞帖,就不知道收了多少。

  当然了,除了别人给黄来福拜年后,黄来福也忙着给别人拜年,给自己几营军将拜年,给亲戚家拜年,还有京城父母,岢岚州义父,宁武关杨巡抚,山西都司,甚至大明京城各部,黄来福都有令人送去名帖及礼物。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