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中国人的飞机_风起北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第九章中国人的飞机

  一九一二年,由于清帝退位和掌握了北洋军队的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加之南方的革命党人也同袁世凯达成了相互妥协的一些条款,整个国家显得比较平静,除了年初爆发的南北战争之外全国基本上都结束了战争,开始走向建设发展阶段。赵天一回来的四月份,袁世凯已经平等了在北京发生的兵变,也在北京就任了民国大总统,任唐绍仪为国务总理、蔡元培为教育总长,其它前朝文武各官照旧供职,同时下令各省督抚改称都督。在山西都督的任命上,毫见经传的第四十六混成协八十六标标统刘光胜担任了此职务,让人略感惊讶;原来人们还都以为此位置会落在阎锡山的身上,只不过阎锡山此人自从在太原发生兵变起义之后就不见了踪影,让人有捉摸不定。

  对于袁世凯本人,后世的历史书或者介绍方面都是以反面人物出现的,国共两党均对袁世凯持否定评价。什么年轻的时候是一个纨绔子弟,后来又是什么戊戌告密、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卖国贼、独夫民贼等等,其中以“窃国大盗”的形象被广泛出现于各种历史教育和政治宣传的场合,深入人心。但知道真正历史事实的人却不这么认为,2000年以后,人们对袁世凯的评价有了一些正面的东西。后世中国最大的搜索网站百度在介绍袁世凯时第一句话就是“袁世凯,字慰亭(又作慰廷),号容庵、洗心亭主人,汉族,河南项城人,故人称“袁项城”;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而在主要成就一栏则填写的是:“创建新式军队,培养大批军事人才,首创中国国内警察制度、设立春节、逼迫清帝和平退位、开创中华民国、督修铁路、办工厂、大力发展实业、废除科举制度,推广免费国民学校、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这些都是比较客观的评价。到了二十一世纪,人们对他的综合评价是:袁世凯本质上是擅长权术的旧派人物,同时也是爱国者和民族主义者,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重要贡献,而他最大的败笔在于称帝。袁世凯当政时期,颁布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经济政策,扶持弱势的民族工商业,提倡国货,增加进口税并减少出口税,加强国货竞争力,扩大国货销售市场。农业方面,袁世凯在兴办农业教育、创设农业基金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方面做出尝试。财政金融方面,袁世凯筹公债、整顿税收、开办银行、疏通金融、改革币制,这些举措不仅缓解了当时的财政危机也促进了中国近代财政金融的现代化。在对外经济交往方面,袁世凯主动对外开放,开通商埠,这在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