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八〇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_风起北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一八〇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从门口进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驻中华民国全权公使朱尔典,而他的身后,则跟着美国公使芮恩施和法国公使康悌。朱尔典和芮恩施、康悌几个人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赶到怀仁堂,而且还这么明确的阻止日本人的提议呢?

  这还得从正在进行的欧洲战争说起。首先他们的盟友俄国人表现的非常糟糕,沙皇军队在数量上超过其联合的敌人这件事无关紧要,因为它在质量上完全被敌人超过。战争一开始,随后东线的战斗中同盟国人才充分认识到俄军的虚弱情况。三分之一以上的俄军连步枪都没有,其他人很多是用墨西哥、日本和夺来的奥地利武器装备,要建立任何有效的补给和分配系统都是不可能的。发给部队的弹药对他们的枪不适用,在战斗中损失的火炮,补充率很低,以致炮兵中队的炮减少了百分之二十五,指挥官为了保存弹药,甚至奉命每门炮每天不得发射炮弹三发以上。这种情况不是本书的杜撰,而是历史上的真实情况。

  到了现今的时期,俄国人的情况一点也不比历史上好,甚至因为德国人重视了飞机的威力开始着手加大了对飞机的研究和生产制造,从而使更多的飞机被用于战场,俄国人就更加的悲剧了。这一情况也多亏了赵天一,因为在青岛战役中,中**队大规模使用飞机作战的情报以及飞机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已经随着那些回国的德国战俘和公民的口,传到了德**方的耳朵中。在详细地对几名下级军官做了了解以后,德国人认识到飞机在战争中的作用;加上前不久德国空军加装了机枪射击协调器的福克型飞机,在空战中打的英法空军落荒而逃的结果,让德**方深信这种武器将是军队战争史上划时代的东西。而中国人能够早于德国人研制出可以自由射击的飞机,说明他们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德国人在吃惊的同时也加大了对飞机的研究,并秘密派遣特工人员到中国,设法获取中国轰炸机的制造资料。

  而德国本身,也相应的加大了对飞机生产制造的力度,生产出了比历史上更多的飞机用于战斗,在东、西两线战场都投放了数百架的战斗机;俄国本就孱弱的军队在飞机的加入后更加的破败不堪,战线被德奥联军打的节节后退。也正因为如此,俄国再三向英法求援,要求英法军队加大在西线的攻击,以吸引和牵制更多的德**队从东线调到西线,否则俄军可能会坚持不住而失败。因为仅仅到九月底,单单马肯森将军的第十一集团军的军队,就俘获了十五万三千名俄军俘虏和三百门火炮。

  而在西线的对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的战斗中,到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