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七一章 营口事件_风起北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一七一章营口事件

  最早的冲突是发生在营口东南六公里的老边村,冲突的双方一方是日军旅顺第二守备大队第三中队,一方是中国营口海防马步练军营的官兵。说起这个“营口海防马步练军营”,还真有些历史,这支部队正式组建于清光绪九年(一八八三年),前身是清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创建的洋枪队,这也是当时奉天编设练军的开始。辛亥革命后,东北的政体和军制也有了重大变化。原清朝军队分别改编为张作霖为师长陆军第二十七师和冯麟阁为师长陆军第二十八师。一九一四年,营口兵备道撤销,练军营划归最新成立的奉天陆军第七师节制,也就是张柱峰和赵怀梓的第七师;由于他们的驻地在营口西北七十公里的盘山,所以奉天都督张锡銮就将这支部队交给了第七师管辖。

  民国建立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依然有效。北洋政府及东北地方当局虽然名义上对辽南地区行使主权,但在驻军等问题上却受制于日本,除了营口练军营以原清军番号留驻营口外,其他东北军一律不得进驻辽南。第七师所在地盘山已经位于辽河的北岸,处于辽中地带,这也是当初第七师在选择营地时最靠近营口、靠近日本人势力范围的地点了。而正是借助这个“营口海防马步练军营”的名头,第七师才得以在辽南地区的营口派驻了一支军队(营口练军营名义上也隶属于海关道,以保护关税和弹压地面为职责,可以视作警察而得以留驻)。

  俄日战争以后,日军月6日撤出营口当然这个“练军营”在第七师接管以后,其人员编制、武器装备、训练方式等都有了很大改变,不过在外部,是没有人可以看出来的。就连日本人在营口的密探,都没有发觉这支小部队有什么变化,因为练军营门口站岗和平日出来到街上巡逻的人,还是那样的无精打采。只是在十月一日一大早,整个营口全部戒严以后,人们才发现从“练军营”兵营里面开出来的部队,似乎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九月二十九日,接到赵天一电报的奉天陆军第七师立即开始行动,利用晚上的时间将第七师一个团的部队秘密调往营口,并派出在营口的“练军营”两个连三百人(已经完全按照第七师装备和训练的部队),前出南满铁路营口站方向进行警戒。第二天早上,也就是十月一日,这两个连到达老边村,这里距离营口火车站直线距离七公里,公路路程九点五公里。部队到达老边村不久,带队的副营长司马义就接到前哨报告,一股日军队伍正朝老边村方向走来,看情况是要进入村内。

  司马义一听,就觉得不对劲,“你确定日军是要进村”?

  “副营长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