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二四章 山东战事 5_风起北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一二四章山东战事(5)

  两个大口径*炮队伍,在凌晨的撤退过程中损失了十二门火炮和八十余名炮兵官兵,是开战以来损失最大的单位,所以这一次炮兵团新任团长梁士坤和他手下的官兵是昴足了劲要和狠狠地教训一下日本人(另外一位炮兵团长凌晨在日军的260mm舰炮轰击中负伤送后方治疗,现在剩下的三十六门火炮就组成了一个炮兵团交由梁团长指挥),为自己死去的弟兄们报仇。所以每一门火炮都是在以最高射速发射着炮弹,特别是十六门105mm*炮,几乎都打出了每分钟十发的惊人射速。另外二十门155*炮的炮兵们也不甘落后,重达四十三公斤的炮弹被炮手不停地塞进炮尾口,加装上*包以后炮栓被快速关上,然后有炮手猛拉手中的绳子,将炮弹发射出去;紧接着又是开栓门、退弹壳、清炮膛等工序,完成以后又重复前面的装炮弹加药包发射等等。所有这些工序在五名炮兵的配合之下有条不紊紧张有序的快速进行着(前文有误,射速15-18发/分是指施耐德口径的野炮和山炮而言,施耐德*炮射速为8-10发/分,施耐德*炮的射速为4-6发/分,特此更正),将日军正在行进的十八师团中段以及后面的辎重单位和炮兵工兵炸的鬼哭狼嚎人仰马翻。

  突然的炮击,大大出乎所有日军的预料,因为行军路上沿途五到七公里的可能炮兵设置地点日军侦察部队全部检查过了,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火炮。日军是按照他们自己火炮射程来确定侦察远近距离的,日军现在装备的最远射程明治三十一年式75野炮,射程也就65公里而已;所以日军的侦察部队只前出到行军路线两侧七公里远就没有再延伸了,哪里知道敌人的火炮会在十公里之外。日军自己虽然这次也装备了大口径重炮,射程也还可以,但是重量却是非常的重,行军速度也很慢,进入战斗状态自然也很慢;反应最快的是野战重炮兵第三联队联队长吉野次郎大佐,在听到空中炮弹飞行时发出的鸣叫声就知道这是大口径火炮的轰击,慌忙从马背上滚落下来,大声呼喝部下将聚集在行军路上的火炮散开,可还没有等他吆喝两句,天空的炮弹就已经落了下来。这下好了,爆炸声中的日军队伍,比他吆喝时动作快多了,可惜的不是散开隐蔽,而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相互冲撞,马匹、人员、炮车、弹药开始成一锅粥。

  说了这么久,有必要说明一下日军这次进攻青岛的陆军部队到底来了哪些部队。除了十八师团第二十三(辖四十六、五十五步兵联队)、二十四(辖四十八、五十六步兵联队)两个旅团和师团所属重炮兵部队之外,还有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