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四十一章 阳明悟道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固化,还是有人在不断“修正”其理论。用现在术语,就叫“XXX主义的中国化”。对比起来,就叫做:孔子学说的大明化。

  《数学》对河东派的冲击很大,但同样的有人在汲取其中的营养,来丰富自己的学说。

  如今大明流传着一句话,据说是张昭在某次去京师大学视察时说的“哲学是一切科学的科学,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王阳明在竹林处来回走着。他也在思考他的理论。

  他读书多年,两榜进士,自身的知识体系还是在儒学框架之内。但是:孔子之教,间相出入,而措之日用,往往缺漏无归;依违往返,且信且疑。

  所以,他和赞同程朱理学的观点:万物皆有理。但是如何去获得、认知“理”,现如今的“科学”、“数学”,都是通过“格物”的方式,但是他认为应当是通过自己来获得。

  何解?

  致良知。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在竹林处转悠累了,坐下来思考了一夜的王阳明忽而大笑,“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

  …

  “守仁早岁业举,溺志词章之习,既乃稍知从事正学,而苦于众说之纷扰疲苶,茫无可入,因求诸老、释,欣然有会于心,以为圣人之学在此矣!

  然其辞官、复起、镇守、用兵,于圣人之教,且信且疑。

  十七年冬,守仁得(张)昭书,闲居于平壤,苦读四月余,恍若有悟,体验探求,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

  ——《新明书》,王守仁传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