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一章 连锁反应_抗日之神鹰天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只号称一个营,然而这个营的杀伤力比我们一个师都厉害;五、这支部队处事极为低调,国内但凡能和日寇一战的队伍,莫不是大肆吹嘘,唯恐别人不知,**也不例外。”

  “哎哟,健公不愧为‘小诸葛’,居然能从不起眼处琢磨出这些道道来,‘神鹰’的指挥官如果知道他们能被名震华夏的‘小诸葛’看上,不知会做何感想?”李宗仁打着哈哈道。

  “德公休要谬赞,后生可畏,我中华有此等军人,实乃国家之幸。等有机会,我还真想见见这些鬼子的克星。”白崇禧叹道。“不可!巢县守军有两个中队,但是我军缺乏重武器,而且城内粮食弹药充足,如果我军贸然进攻,即使是得手,损失也将会很大,这个计划风险太大。”深知日军实力的叶挺赶紧阻止。

  “叶军长啊,不是我想拿战士们的生命去冒险,我军的确是形势严峻啊,我军成立都这么久了,还没有真正和日军打过仗,对我军的威信很是不利。另一方面中央三令五申要向北发展,可是我们到了长江边上就止步不前了,如果不能迅速打开局面,那各方面都是交代不过去的。军事永远服从于政治,这是**说的。”

  叶挺见他把中央都太出来了,叹叹气只好答应了。

  “神鹰”的明码电报除震动了国共双方外,在各地的舆论界引起了一阵轰动。1938年先是台儿庄**歼灭了日军1万余人,紧接着**却是一路连战连败,坏消息接踵而来,就在民众的信心快要丧失殆尽之时,在巢湖地区的歼灭战无异于给全国民众打了一针兴奋剂。各地报纸、电台纷纷在头版报道这一大捷,歼灭数字由一千多上升到一万多。

  新闻界的热流迅速感染了各地的学子,热血青年们一向崇拜英雄,结果是有游行的,有组织募捐的,有要求参加部队的,更有甚者还有要求国民政府收复失地,光复首都的。一时间大街小巷掀起一股“神鹰”热,在苏霓虹、李祥韬所在的武汉大学更是热潮滚滚,学弟学妹们,教授讲师们纷纷在各种场合讲述着他们的事迹。

  坐镇军事委员会的蒋委员长对此很满意,他很需要一两场胜利来鼓舞民心。一来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拥戴,二来可以让西方英美诸国和老朋友德国人看到自己抗日的决心和力量,对促成他们早日对华援助有百利而无一害。

  中国各地的“神鹰”热潮也引起了不甘寂寞的西方各国驻华使领馆、记者和谍报人员的注意。大家各显神通多方打听关于“神鹰”的一切消息。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