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六章 以友为鉴_抗日之神鹰天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句话明显有些言不由衷,因为他还有话没说完。果然,张治中将军并不满意这个回答。

  “老弟这话我不敢苟同,就拿你在民国27年的指挥的巢湖伏击战,当时你的兵力为一个团,参加战斗的兵力为1300余人,你的对手是第6师团坂井支队一个野战步兵大队约1000人,你并不占火力优势,但是最终却能全歼对手。这次战斗虽小,却奠定了安徽战局的基础,我们的家乡终于得以保全。至于后来你的那些足以载入教科书的战例更是不胜枚举,告诉我,为什么同是中国军人,会有那么大的差距,难道真是我们这些将领指挥不力的问题么?”

  “将军,”陈际帆长叹一口气,“这个问题很复杂,国民政府的战略是有问题的。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最高层本应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方针,战,则应动员最广泛的力量,和,则全体投降,指望打打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停停来拖延时间就是慢性自杀。而且最严重的是,民众不知所措,无法聚集在一面旗帜下共同抗战。反映在战争中,就是各地军阀争相保存实力,派系间泾渭分明。”

  张治中没说话,他知道陈际帆所说的都是事实,淞沪会战正是委员长打打停停多次丧失战机,才会败得这么惨,不过他没有评论,他想继续听下去。

  陈际帆不想在什么军阀纷争下面多做评论,他话锋一转,“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首先在兵员的募集上要有科学规划,只有解决士兵的征募、救治、安置、抚恤等工作,让士兵没有后顾之忧,他们才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只靠大洋来刺激是绝对不行的。不过,尽管如此,在关乎国家存亡民族生死的战争中,仍然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血染疆场,我们这些后辈每每想起他们,就不敢有丝毫懈怠,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抗战胜利后为他们建一座纪念碑,建一座纪念馆,让后世子孙们都记住这些英雄,记住先辈们当年是在怎样困难的情况下抵御侵略,保卫家园的。”

  张治中将军的眼睛湿润了,他仿佛回到了血肉横飞的淞沪战场,仿佛看见部队前仆后继倒在日军海陆空立体火力打击下。“陈将军,谢谢你!有这句话,那些牺牲的将士可以瞑目了。其实,将军还是给我们留了面子的,身为中央军校教育长,我感觉军校的战术思想有些僵化,甚至有些过时。这是我和同僚研读贵军战例得出的结论,坦率地说,我们的战术指挥上也是有问题的。”

  “将军,这个问题既复杂又简单,说复杂,是因为我们的火力与日军差距太大,故每战比集结数倍于敌的兵力,各部队之间战斗力有差异,又互不统属,无法在战场上形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