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十六章 初见成效_抗日之神鹰天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个民国民人外,他一个都不认识,可是他不知道,光是在淮南,就有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燕京大学、甚至是后期西南联大、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毕业化学系、物理系等的多名优秀人才在安徽全心全意地研究炸药、雷管,这其中还有悄悄从美国、法国、英国赶回来的机械、材料、力学专家,甚至有电子、电气类的专家。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首先是“神鹰”在与日寇作战上的决心和成功,让苦于报国无门的知识分子们找到了在黑暗中的曙光,其次是陈际帆等在安徽实施的相对自由的制度,尤其对教育和科研,除了在经费上一力保障外,几乎是任其发展。资源委员会的专家们都是有号召力的科学家、导师,在他们的主导下不仅建立了多个科研机构,而且还亲自下到工厂指导生产。第三,就是陈际帆的法制观念,为了对知识产权表示尊重,安徽特区早在两年前就颁布了自己的专利法规,专家们根据这个法规成立了专门的专利机构,负责登记和在全国乃至世界申报专利。

  陈际帆不在安徽这一段时间,正好是知识分子大规模聚集的时期,在这些科技工作者看来,这里除了能得到尊重以外,没有国民政府的官僚作风和专制的空气,似乎在科研领域都是他们自己在主导自己的命运,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有吸引力的吗?

  这么多科研人员在这里忘我地工作,成果自然是有的,以安徽大学为核心的基础科学研究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专家们在安徽大学建立了涵盖现代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此外还在淮南和蚌埠分别建立了一所工业专科学校,在巢县建立了一所农业学院,此外由于战争的需要,各种医学院、医学专科学校和护士学校也应运而生,制药、医疗器械等产业开始建城投产。

  &em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