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百六十一章 快速反应_抗日之神鹰天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师控制区衔接,以便于军火运输。李宗仁不傻,趁这个机会从日军那儿挤占地盘,既没什么风险又不会引起老蒋的猜忌。

  身为“神鹰”参谋长的胡云峰现在才是焦急万分,师长不在身边,他一下子感觉到千钧重担压了下来。鬼子选择这个时间和这条进军路线就是整个“神鹰防区的软肋,现在驻防在全椒城外的只有钟鼎城第三旅的一个营,营长贺泽孟少校。指望这个营能够挡住鬼子一万人的进攻无异于是螳臂当车。

  稍微好一点的消息是来自军委会和五战区的,说是军委会为了支持“神鹰“独立师打好这一仗特地经五战区转来一批军火物资,让他们立刻派人到寿县接收。

  其实这批军火原计划是要直接运到庐江的,后来大家发现此路不通,因为这么大批军火不可能从鬼子重兵布防的舒城等地经过,后来得知寿县以南的区域已经被“神鹰”游击队所控制,所以李品仙长官临时决定改变交接地点,到寿县。

  寿县?师长不是在那儿吗?胡云峰再无犹豫,一面派人通知邓方顺过来,一面赶紧给师长发报,把敌情和军火的事情全部报告。埋下了大量地雷,又以古河镇为中心构建了一个防御体系。依靠防御工事歼灭敌人倒不现实,但是为后续部队赢得时间还是有效的。

  钟鼎城接到命令后大惊失色,马上命令主力以急行军速度赶往全椒一线布防,然后电告位于最前线的贺泽孟营,对这些鬼子不能硬顶,要依照有利地形做节节抵抗,派出工兵在鬼子前进的道路上大量布雷,全营要一直骚扰鬼子15师团的这个支队。原则就是不要逞匹夫之勇和鬼子硬拼。

  钟鼎城知道硬拼是要实力的,一个营充其量五六百人,拿什么去和上万人的日军硬拼?真要打起来,恐怕人家一轮重炮就炸没了。

  刚刚打了打胜仗的淮河军区还没来得及庆祝胜利,上上下下又开始忙碌起来,按照参谋长的命令,罗玉刚集中了十一个步兵营快速轻装南下,八门重炮编成的炮营、辎重营、通讯营工兵营等随后南下。兵锋直指日军在津浦线上的重镇—滁县。滁县是“神鹰“的老家,“神鹰”的老兵,尤其是小王庄那些现在已经是排长连长的民兵做梦都想打回去。乘着胜利的春风,淮河军区这5000多部队士气高涨得很。

  倒是在白湖农场担任防卫的第一旅旅长宋关虎有点意思,一开始当他听说鬼子重兵向腹地压来,也想马上带上部队驰援,但后来宋关虎改变了主意,不但没有挪位置,反而更加卖力地训练部队。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位“神鹰”的虎将成熟了,他的举措意义非凡。

  一时间,整个皖东“神鹰”的根据地上就像赶集一般,部队来来往往调动频繁。万幸的是,老百姓的生活似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一切照旧,商店照样营业,农民照样下地干活,没有出现大规模集体逃难的现象。其实这一切,都源于百姓们对“神鹰”无尽的信心,几年来,他们的这支“民族之鹰”(老蒋亲笔题写)给他们太多的胜利,淳朴的百姓一如既往地相信,这一次也不例外,部队肯定能把小鬼子灭得干干净净!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