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五三零 北京城_崇祯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辆大车正自排成队列依次行进去。他们是刚刚进城的,车上的车夫一个个都带着皮帽子,穿着厚棉袄,脸膛冻得发红,上头细细小小的全都是皴裂,嘴唇上也都裂开了不少血纹小口子,一身风尘仆仆,看这样子,是刚跑了一门够远的声音,这方才回来。

  青楼旁边是一家卖胭脂水粉的店面,已经开始上门板要关门打烊了,忽然青楼最东边儿一个窗户打开了,里头一个糯糯软软的声音说了几句,那店家便是赶紧应了几句,然后着一个年岁不大,约摸十三四岁的小厮提着一大盒胭脂水粉,里头放了不少小盒儿进了青楼给送去。

  胭脂水粉店旁边隔着两三家则是一个包子铺,店门前木头牌上写了‘张记’两个大大的字,店家是百年老店,从正德年那会儿就在这儿开了。大包子可是实惠,手小点儿的得俩手才能捧起一个来,这包子,皮儿包馅儿大,外面雪白,闻着喷香,晃一晃能听到里头油汤晃荡的声音,一口咬下去,一嘴的油,一嘴的香。这会儿还有多半笼没卖完,急的那店家直跳脚,瞧见对面车马店那些刚回来的汉子便是眼睛一亮,端着蒸笼便自过去吆喝着:“大包子,大肉包子嘞,皮儿包馅儿大十八个摺,咬一口舌头都得吞了!”

  招呼了没两声儿,那店里便是出来一人直接把剩下的包子都给买走了,拿了钱给他,喜得这店家那一脸的笑。

  ……

  这里是德胜门内大街,这儿说的德胜门内大街,当然不是后世所说的德胜门外大街,内大街之类的说法。顾名思义,便是德胜门里面的这条大街,只不过因为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因此叫什么的都有,住在这一片儿的百姓,都称呼为德胜门内大街。

  德胜门,乃是北京城内城九门之一,北京城北城墙上,朝北的城门有两座,靠西的是德胜门,靠东的是安定门。

  这两个名字,可是有来头有讲究的,一个德胜,一个安定,总归都是跟打仗有关。打仗得打胜,打胜了,这国家就安定了。北方按星宿属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从北门出城。之所以取名叫德胜门,意为“以德取胜”、“道德胜利”。遇到战事自德胜门出兵,由安定门班师,分别取“旗开得胜”和“太平安定”之意。

  大明永乐皇帝北征,便是从德胜门出师。终明一朝,德胜门正面迎击来自北方的数次入侵,乃是北京城最重要的城防阵地。

  而且是冲着北边儿——自从春秋战国以来,占据中原的王朝,便几乎是一刻未停的和北边的强大敌人作战。秦汉之匈奴,两晋五胡十六国之柔然鲜卑,隋唐之突厥,宋之契丹,契丹之女真,女真之蒙古,大明之鞑靼瓦剌……

  反正北方的游牧民族无论被打败了多少次,总归是顽强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