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三章 衣食无忧_430_材料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明她的生活是过得很开心的。

  众人又聊了几句闲话,然后秦海便告辞离开了。接着,他与王晓晨、傅志彬一道,又走访了六七个实yàn室。每到一处,都赢得了学者们的热烈欢迎。从众人的反应中,秦海知道这些学者对材料学院都非常满意。如果说他们当初过来的时候还带着一些疑虑的话,现在已经再也没有人对这个选择感到后悔了。

  良好的生活环境,宽松的管理氛围,加上充足的实yàn经费和实yàn设备,还有比在原单位高出几倍的收入,对于这些在原单位里郁郁不得志的研究人员来说,还有什么满意的事情呢?

  由于此前缺乏经费支持,许多学者都憋着一些天才的想法无法进行验证。到安河材料学院之后,这些人如鱼得水,各种成果瞬时就形成了井喷的态势。在这个过程中,秦海适时地向他们提出了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要求,让他们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要拿出一些时间来开发具有商业价值的成果。对于这个要求,大家自然是不会拒绝的,因此材料学院在这段时间里得到了实用成果也非常丰硕,可以说是形成了一个双赢的局面。

  秦海本人对于材料学的各个领域都有所涉足,又具有超前20年的视野,因此在与学者们交谈的时候,他不但能够听懂对方正在做的事情,还能够高屋建瓴地提出一些原则性指导。对于秦海说的这些话,傅志彬和王晓晨听不出对错,但那些与秦海交谈的学者们却都感到了震惊。

  学者们中间有一些人此前与秦海并不熟悉,心目中只是把秦海看成一个有科技眼光的投资者,并不指望秦海能够理解他们的科研内容。没料想,秦海在了解过他们做的工作之后,居然能够给他们提出一些颇有启发的建yì。他们扪心自问,知道这些问题即使是他们自己也很难想到,而一经秦海点破之后,却又让人觉得豁然开朗。惊诧之余,他们对于秦海不禁都产生了崇敬之情。

  “秦总的洞察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我在这个领域做了十几年,眼光都不如秦总犀利,实在是惭愧至极。”有些性格率真的学者直接就把自己的感受向秦海说出来了。

  “您过谦了。要论搞科研,我可万万不敢跟您比,我只是身处局外,有一些愚者之见罢了。真要把这些想法落实到技术上去,还是得靠你们这些人啊。”秦海对每一个人都是这样表态的。

  秦海这话,倒也不是过度谦虚。他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建立材料学院,也正是为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此前,他搞出来的那些技术,都是依靠着他这个穿越者的金手指,这是难以长久的。他建立材料学院,就是要打造一支豪华的材料科研团队,在他的领导下,去攻克材料科学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