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七章 家务事_三国之卧龙助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家务事

  诸葛亮向刘备推荐了方绍,但方绍可清楚,去东吴游说并不是什么好差事,自家主公势单力薄,自己可是跟着要低声下气,看人家脸色行事。而遥想当初在柴桑遭那“霸姬”欺负,白坐了一场大牢的倒霉事可还是历历在目的。

  于是,方绍忙道:“绍资浅才疏,岂敢当此大任。”

  诸葛亮却道:“你就不要谦虚了,眼下正是主公用人之际,主公帐下这些幕僚,唯有你是跟着我曾出使过一次江东,你对孙权还有他的那些臣僚多少有些了解,目下我抽不开身,这一趟你不去谁去。”

  诸葛亮话亦不错,确实,眼下除了自己,没人能更了解江东内部情况,方绍这下就不好推辞了。

  那边刘备思索了一会,遂道:“好吧,就这么定了,从今日起我就升中正你为从事中郎,全权代表我去见孙权,务必要说服他同意咱们去取南四郡。”

  刘备把这副担子摞在了方绍身上,不管如何,好歹是人家信任器重你,此翻出使若能成功,也算是立下不小之功。

  当下方绍也不敢再推脱,便道:“多谢主公提携信任,那绍就恭敬不如从命,此番出使江东,绍必全力以赴。”

  方绍没有拍着胸脯打下保票,毕竟他对于自己玩弄外交的能力还不太清楚,此去江东成功与否,还是个未知数,话不要说太自信了,还当给自己留有足够的退路才是。

  于是,在赤壁之战结束后的第五天,方绍起身东去前往柴桑,顺流而下,不出数日先行抵达夏口。因受了刘备之托,方绍此行途经夏口,尚须去向两位夫人报个平安。

  早先赤壁之战前,因惧曹军之势,为了得到东吴的庇护,刘备便将大营安在了东吴境内的樊口。此时赤壁得胜,曹军的威胁解除,刘备立刻将留守的人马和家眷等调往了夏口,这也是为了减轻东吴方的钳制。

  借着顺流顺风之势,船行飞快,北岸巍峨的夏口城就在眼前,此刻方绍已经能清楚的看到汉水与长江交汇处船来船往的热闹景象。

  方绍站在船头,遥望这繁华之景,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

  就在两个月前,从长坂惊魂而来,未及入城便又向东撤往了樊口,那时,他还仅仅是不名一文的一个小小书佐。

  而今,赤壁归来,他的身份已经由打杂的书佐升为了幕府中可以参与谋议的从事中郎,官职与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十余年的孙乾、简雍等人相同,而他的年纪,才仅仅不到二十四岁。

  虽然从事中郎也只是将军府下不起眼的一个文官,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从诸葛亮家的厨子摇身一变,成为能够为刘备出谋划策,在赤壁一役中声名雀起的后起之秀,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所以,当此时他回到夏口时,虽然不至于有衣锦还乡的荣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