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5章 工业机器人_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板焊盘紧密焊合,实现芯片与基板间的电气互连和芯片间的信息互通。

  电脑芯片也就是CPU中的金丝,其主要来源就是这一步。

  制造碳基芯片的流程,整体都是由小七进行控制的。

  在碳基芯片还没开始制造的时候,韩元就熬夜给小七编写了一个新的外载程序,就如同之前小七控制航天飞机一样。

  对比起人工,智能程序在操控数据上更加精准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

  人类加工的极限是微米级别,而智能程序可以轻松做到纳米级别,只要测量数据足够精准,使用的设备精密度足够进行。

  自动化程序,带来的好处就是可以批量生产,只需要准备好需要的原料以及编写好对应程序就行。

  整个加工过程需要人工辅助的地方会减少很多,只有每一个段落的加工完成后,才需要人工进行检查和后续处理。

  被送入光刻机中的石墨烯单晶晶圆开始了第一轮的光蚀,韩元在一边等待着。

  制造一块完整的芯片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以及漫长的时间,一块芯片从定制开始,从晶圆蜕变到完整的芯片需要大概三个月的时间。

  这还不包括后续的封装等需要花费的更多的时间。

  当然,在这边,因为韩元使用人工智能程序进行辅助,再加上电路图的绘制、芯片的设计这些东西他早已经完成了的原因,时间能缩短到一大半。

  尽管如此,晶圆的沉积、光刻胶涂覆、曝光、计算光刻、烘烤与显影、刻蚀、计量和检验、离子注入、封装芯片等步骤依旧需要花费大概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如果是在现实中,是需要技术员守护在电脑前的,以防止在加工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

  不过在模拟空间中,韩元不会一直守在这个房间里面,小七会代替他。

  整个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什么问题,或者芯片的段落加工完成后,小七会第一时间或提前通过呼叫器联系他的。

  至于这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韩元早已经想好了要做什么了。

  在光刻实验室中等待了一段时间,石墨烯单晶晶圆的第一次光蚀及显影操作完成后,韩元取了一片一段加工完成的晶圆进行了检查。

  确认了加工完成的石墨烯晶圆在标准规范内后,他便离开了光刻实验室。

  剩下的工作,大部分都可以交给小七。他只需要在芯片的段落加工完成后过来进行检测以及做后续处理就行了。

  离开光刻实验室,韩元来到了工作间。

  从墙边的木柜中取出来一叠白纸后,他坐在桌前开始复刻绘制脑海中的图纸。

  直播间里面的观众好奇的看着白纸上勾勒出来的线条,有些不解。

  毕竟在大部分观众眼中,碳基芯片才是正事。

  【主播你这又在弄什么呢?】

  【碳基芯片不管了吗?】

  【芯片还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