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八十二章 渐进_唐奇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岁月而巍然不易的储君;他虽已年近三旬,雍容俊雅又略显富态;但眼眸中却依旧保留了青年时代,所特有的专注、热忱与明睿;举手投足自有令人信赖和蛰伏的气度。

  更何况,他如今的身份地位,在近些日子又发生了悄然的变化;按照国朝历代的例制,在位子最晚六十五岁之后;就要退位为太上皇,居养于大明宫或是上阳宫,由新君临朝主政。

  虽然,当今圣上距离退养的最后期限,还有七八年的光景;但是在六十岁大寿之前,子开始逐渐放手朝政,开始令储君作为代表参与政务,乃至是授予监国和临朝听政,也是一种历代以降的惯例了。

  因此在不久之前,当今圣主以年事渐高、困乏不济,需要炼药养身为由;颁旨以太子监国并在徽猷殿问政。以太子为核心的东宫上下,以及诸多亲附在储君身边的内臣外官,都像是打鸡血般振奋起来。

  因此,在由太子代表子,主持了开春的亲耕礼和郊祭之后;这种内外朝野舆论上的趋向,就越发的明显起来。甚至有传闻,当今圣上已经厌倦了政事;有意效法历代几位先帝故事,提前交班云云。

  当然了,能够被送到太子面前的奏文和表章;通常也分为几大类。第一类就是下各道府州县,大都督府、都护府的例报;也是数量最多最为巨繁的存在,还是经过通政司、政事堂、三司院的汰滤。

  第二类,就是包括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内外十六卫,御史台、京兆府等诸多在京各衙门的直递,由左银台门的内谒者监进行收发;代表了大唐中枢的日常运作情况,以及外朝各方势力、派系的分野。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