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所闻_唐奇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故宅。如今内里是尚书省亭子与宗正寺亭子;《辇下岁时记》载云,新进士牡丹宴,或在于此。

  郭崇韬的面子当然没有这么大。因此,他此时占用的只是一处公中抄没的富商宅邸,所改造而来三跨两进一园的中等馆院。因此,只要站在内院的楼阁上,就可以看见东南面坊墙背后,波光潋滟的曲江大池。

  代表身份的乌头门前,也被重新设立了双马石和横拒、拦栅;挂上金吾街使字样的木牌和灯笼。算是在低调不显当中,多出了那么一丝丝官府的意味。而在江畋重新下车之后,身边已经堆积了好些吃剩的签子和蒲叶、包纸。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短时间内要了解当下民生相关的基本情形;从那些活动范围较广,对物价变化最为敏感的,流动小商贩入手,无疑是最为简单有效的途径了。光是饼食、汤饭等日常主食价格,就可以投射出许多信息。

  比如在如今长安城内,主食最贵的居然是栗(小米)和秫米(大黄米),每斗(十升/约12斤)四十五钱;其次是(小)麦,每斗三十七钱,磨成面后就是每斗六十三钱;最便宜的反而是稻米,每斗居然只有三十钱。

  而稻米当中,除掉一些诸如香稻、龙睛米、鸡血稻、碧糯梗、红莲稻等专供上层的特色品种之外;价值最贵的是来自江东道的浙米和剑南道的西川米、岭南东道的珠米;安东都护府的响水稻、荆湖南路的松涧米。

  而最便宜最贱的则是来自安南、夷州、林邑、水陆真腊等地的蝉鸣稻、鼠牙米。因为属于口感甚差的早熟、速生品种,被当做北上输贡的海漕船压舱物。因此最低时斗米只要十五钱,而如果是官府放出的赈贫(陈)米,那就只要九钱可得一斗。

  但是在长安市面上最多见的,反而是在关内道及邻近山南东道、河南道,所广为种植的昌谷米、伊洛米等等。所以,在这些各方送京的低成本粮食保障下,哪怕贩夫走卒之辈,单纯说填饱肚子是没有太大问题。

  但是想要更进一步地提升生活品质,那就只能用白居易兄弟的名字来形容。当初他们的老爹白季庚,取了自己外甥女的一代奇人;给兄弟们起名一个叫乐天/居易,一个叫行简/知退,由此可见在京师生活的尤为不易了。

  尤其是自百多年前的海陆大开边之后,诸多海内、海外的诸侯分藩,臣属内附的属国邦君;还有天下三十二道州府,六大都护府又十几个大大小小都督府;各色进奏院和藩邸、贵家,相继在京置业的结果,就是让长安地价愈发滕高。

  就像是江畋的前身,还是靠得东海社担保的干系;才得以相对廉价半年一结的四百五十钱价格,万年县光德里文新巷租下一处栖身之所。但有更多汇聚上京讨生活的士民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