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46章 腐朽的朝鲜王国(四更,求票!)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族与寒门之间矛盾一直非常的严重。有些起义就是寒门士子挑起的。

  寒门文人的投靠让林凤祥终于了解到了朝鲜的情况。

  朝鲜王国现在是外戚专权,奸臣当道。正是造反好去处啊!

  林凤祥从中选出一名寒门文人朴智勇,此人年纪长些,虽然是寒门出身,却也是当地大姓。

  依照这些人的计策。林凤祥命朴智勇为平安道总管留后,自称是朝鲜人请来的天朝大军,要去汉城清君侧,铲除金氏,还政于朝鲜王氏。

  还别说这些朝鲜人还真好骗,竟然还有人会开门迎接王师。

  林凤祥将这些人的家眷集中安置,然后挑出一些寒门文人去占领区的各地任职,并且还给他们配属了一定数量的军队。

  这些人到任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原本的大族打入金氏狗腿子行列。

  然后就是轰轰烈烈的抄家运动。在林凤祥手下的支持下,这些抄家活动的进行的异常顺利。

  这些大族也有一些家兵,但是哪里是凶悍的太平军的对手。当然有些寒门文人纯粹是在报私仇。

  不过,林凤祥对此是不管不问的。他只要这些人能够帮自己稳定地方,能够帮自己搞来后勤物资。

  还别说,这些大族被查抄之后,问题全都解决了。

  以往被压迫的百姓,现在心中的怨气得到了释放。查抄大族得到了钱粮自然都落入林凤祥手中。

  那么多的土地,太平军要过来也没有用,于是全部拿来分给那些佃户。

  当然也不是白分,想要土地可以,家里必须出一个丁壮出来跟着天兵去打金氏。

  就这样,林凤祥的后面又多了五千仆从军。这些朝鲜平民虽然还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是可以作为辎重兵跟着太平军后面。倒是可以将原来的辎重兵空出来成为战兵。

  此时的朝鲜国内,很多文人都是会清朝官话的,有了他们,林凤祥在朝鲜呆着就舒心多了,至少沟通的问题解决了。

  本来林凤祥还准备稳扎稳打,但是占领安州之后,这底下的那些朝鲜文人就站出来谏言林凤祥一定要趁胜占领平壤。

  朝鲜王国时期,平壤仍为当时朝鲜的重要城市,朝鲜王国在此设立“平壤府”,是平安道的首府,号称“两西重镇”。

  时人称赞平壤形胜“负山阻水,控制西北,俯瞰长江(大同江),远临旷野”。

  后世晚清将领聂士成考察了平壤后也感慨“此府较所历朝鲜各道最为形胜之区,王都迁此,远胜汉城”。

  当时的平壤城池分内城、外城,便于防守。如果能够攻破这里一定会让林凤祥的大军声势更为浩大。

  朴智勇对林凤祥说道:“辽王殿下若是能够占领此处,退可守住大同江一线,慢慢消化北方各道。进可直入京畿道,威胁王都。”

  林凤祥接受了朴智勇的建议,带领一万大军,五千仆从军直取平壤。

  平壤毕竟是平安道首府,又是北方重镇。其中驻扎着五千大军。由金氏族人金顺根统领。

  此时平壤城中已经是严阵以待,金顺根一面向汉城求援,一面要求城中大族出人上城协助守城。

  正是这一举动葬送了金氏对平壤的控制。

  金氏控制朝政,嚣张跋扈,卖官鬻爵,对其他大族多有打压。

  对此,金顺根竟然毫无自知之明,还让各家大户派兵协防城墙,这不是给各家大户以机会吗?

  平壤城外,林凤祥将大军云集于城北,看着相比于其他各城都要巍峨一些的平壤城。

  林凤祥眉头紧锁,这样的城池怕是比得上国内一般的府城了。

  要是在往常,林凤祥对这样的城池自然不放在眼中。但是现在他手中兵少将寡,经不起消耗。

  在这种陌生的地方要是自己手中的力量太少,必然被灭得连渣渣都不剩。

  “辽王,我刚才看到,城墙上有大族家丁协防。朴氏也是平壤城内大族,辽王殿下要是能够送下官去城内,再给下官一封书信。下官有把握说服他们打开城门。”朴智勇自信地说道。

  现在他已经成为了林凤祥的首席朝鲜幕僚。而以前他只是一个落魄的朴氏旁支族人。

  在特定情况下,他可以一言决定一个大家族的盛衰。这种拥有权力的感觉让他迷醉,同时也驱使着他渴望攫取更大的权力。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