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醒转_季汉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秋》等书,春秋战国多有义士行刺杀之举,比如那什么专诸、聂政,天下景仰,怎么能说是阴诡手段?”袁术忍不住大声抗辩起来,把谋士给他说的话搬了出来。

  袁绍和袁基脸色古怪,袁隗顿时被气乐了,冷笑道:“尔还遍观史书?阖闾命专诸刺吴王僚,聂政报恩刺韩傀,前者求权,后者求义。王僚死后阖闾即位,聂政就义天下名扬。尔是为权,还是为义?且不论栽赃之举会令天下小看,我袁氏‘四世三公’,需要行此险举?”

  “尔若命死士于禁宫之中刺杀张让,吾还高看三分,却为栽赃之举而费一忠义之士,何其愚蠢!”

  “术弟,刺杀之事要么是报复之举,要么是定鼎之法,汝此次作为着实不妥。”袁基也是忍不住劝道。

  袁术笑道:“刺杀张让小侄也曾想过,但会激怒太后,大将军必然将我袁氏当成替罪羊,小侄不会做这种蠢事。”

  “你还知道这是蠢事?大将军行刺蹇硕,有利有义。若刺杀张让,无利有义。而你的做法却是无利无义,白费功夫,还可能为我族招致大祸!”袁隗怒而拍案而起,袁术吓得一哆嗦,紧紧闭上了嘴巴。

  袁隗见袁术如此,也是失了再骂的心思,转身问袁绍:“本初啊,依你之见,此事该如何弥补?”

  袁术见袁隗如此,心中更是嫉恨袁绍。而袁绍沉吟半晌,回道:“叔父暂且不必多虑,此事涉嫌者颇多。莫说小侄与曹孟德,便是杨氏等族与大将军本人都会被天下人怀疑,只要我们不轻举妄动,仅凭猜测的话大将军也不能拿我族如何。”

  袁隗叹道:“那只能如此了。袁公路!这段时日你就给老夫好好呆在府里反思!”

  袁术顿时脸色一垮,颇为难受。袁绍闻言连忙劝道:“叔父不可如此,若术弟长时间不露面,必然招致怀疑啊。当一切如常,勿要多生事端。再观杨氏举动,若其不许军士搜查,我等效仿便可,反之亦然。”

  继而对袁术严肃的道:“术弟,此事非同小可,万不能走露半点风声,一旦大将军知道是你派的刺客,袁氏不会破灭,但你必死无疑!届时为兄会亲自缚你去见大将军,以保阖族平安。”

  袁隗轻轻颔首,就连袁基也沉默不言,袁术顿时怨愤难抑,但在袁隗面前又不敢口出恶言,只是一挥袍袖转身就走。

  袁隗叹气道:“本初,公路那边你多费些心思,终究是血脉相连的兄弟。孝悌者,仁之本也,愿汝二人能像老夫与汝父一般兄友弟恭啊。”

  “必不负叔父教诲。”

  ……

  翌日,巳时左右,昏迷了半天的李澈悠悠醒转,下意识想抬起左臂,却感受到一阵疼痛。顿时想起了昨晚的事,忍不住腹诽道:

  “差点就出师未捷身先死了啊,什么人这么不按规矩来?肉体消灭也要找决定性目标啊,杀我一个区区黄门侍郎有什么用?”李澈倒是并不觉得这疼痛有多难以忍受,被督邮关押的几日里也是挨过拷打的,只是心里颇为愤慨和后怕。

  真的是大意了,这次是高估了一些人。政治斗争会消灭对方肉体,也会有刺杀之举,但刺杀之事多为定鼎之法,暗杀对象一般也是对方要员,否则无差别暗杀只会引起众怒。

  若是说为了诛宦,即便只是见过两次,李澈也对何进略有了解。此人有勇气,能礼贤下士,放下架子,然而优柔寡断,容易被人影响。

  袁绍和曹操劝他诛宦,他就动手,何苗等人再一吹风,他又停手。并非首鼠两端,只是缺乏主见,又过于在乎情面。

  此次遇刺,为了洗清嫌疑,袁绍和曹操必然停止进谏,何苗与舞阳君再一诉苦,何进又会陷入犹疑,毕竟李澈的分量还没那么重。

  而张让等人确实没必要为了泄愤而刺杀,之前宫中拿人一是震慑他人,二是以为蹇硕尚在。若是潜行暗杀反倒容易出事。

  万一何进脑门被驴踢了,震怒之下动手怎么办?万一刺杀的是何进,然后袁绍曹操动手怎么办?十常侍不到山穷水尽的一步是不会去赌这种可能性的。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