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五十六章 黎明攻击_辛亥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缩在港口里,对于中国海军而言区别不大,要出来决战自然是最好的,争取一战而下就把日本海军残余主力给灭了。如果他们躲着,中国海军就用布雷和空袭。要知道中国海军为了实施登陆日本本土,封锁日本沿海,可是建造并改装了大量的快速布雷舰。

  中国海军在战前的快速布雷舰不算多,只有一些老旧驱逐舰改装的快速布雷舰,后来间战期间也是陆续建造了一批航速在二十节左右的布雷舰,不过数量也不多就那么几艘而已。一直到二战爆发后,中国海军才是大规模发展快速布雷舰、快速运输舰等辅助船只,而这些船只都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原型都是海防舰队中的护卫舰。

  二战前海防舰队中虽然也有护卫舰,但是主力还是从海军主力舰队退役的驱逐舰和巡洋舰,比如海参崴基地中的第四海防舰队,之前的主力就是两艘兴上级重型巡洋舰,虽然这是有着三十年舰龄的老船了,但是六门八寸主炮、二十八节的航速使得他们依旧能够发挥不小的作用,然后还有数艘万字级的驱逐舰。

  但是在二战后,中国海军主力舰队对于驱逐舰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且新式驱逐舰的价格也非常昂贵,不可能说大量给海防舰队配属作为沿海巡逻兵力使用。这种情况下海军就被迫发展原来作为巡逻舰使用的千吨级别、航速只有二十节左右,火力薄弱的护卫舰了。

  这些护卫舰价格便宜,而且也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国内的中小造船厂就能够造,不用挤占那些大型造船厂的船台资源。

  因此这些护卫舰就被大量建造出来并配属给各大海防舰队,成为沿海巡逻的主力。而同时这种满载排水量在一千五百吨到两千吨之间的护卫舰船体非常实用用来改装成为各种辅助舰,包括快速运输舰,快速布雷舰,快速供应舰,快速维修舰等。

  因此自从1937年开始,几乎海军发展的每一款护卫舰的船体最后都被改装成为了各种辅助舰。

  这也算是中国海军省钱的一个办法毕竟这些辅助舰所需的规模非常大,而且对性能的要求也不算小,二十节甚至二十五节的航速一般民用船只也很难达到,要知道这年头标准货轮的航速大多在十节到十三节之间。而超过十五节的货轮基本都有军方影响的因素,比如美国的自由轮才11节左右,而后续美国为了获得更高航速的货轮,才有了十六节左右的胜利论。但是采用了蒸汽轮机的动力系统,直接导致价格更高了。

  而在中国国内,由于海军对于蒸汽轮机的需求量实在太大,驱逐舰、巡洋舰、航空母舰等等都需要,而且一些一万多吨甚至两万多吨的快速补给舰、护航航空母舰也需要蒸汽轮机,而这就导致了国内的蒸汽轮机产量很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