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142章.逼迫(二)._摄政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有七百万石左右。”

  贺维见宋焕成竟是脱口说出答案,不由是有些惊异,但他的下一番话,却是让宋焕成立刻就跳了起来。

  “是啊,目前运达京城的漕粮,约有两百万石左右,但根据户部衙门的统算,漕运衙门在这段时间在运输漕粮之际的粮耗……则是八百万石!”

  一开始,宋焕成只以为自己听错了,又或者是贺维说错了,确认问道:“八百万石?多少?是八百万石?”

  贺维点了点头,用肯定的语气答道:“就是八百万石,也就是运抵京城的漕粮数量四倍之多!”

  宋焕成顿时就跳了起来,不可思议的大声质问道:“为何有这般多粮耗?难道是漕运衙门贪墨?难道户部衙门对于这般情况竟是无动于衷?”

  贺维见宋焕成这般激动,同样是觉得不可思议。

  又不是自己的粮食,何必这般在意?

  但贺维出于某些缘故,还是耐心答道:“这般情况其实很正常,漕运这一路上各种消耗实在是太多了,成本往往是漕粮漕银的三到五倍,今年至今遇到运河堵塞,自然也就格外多一些,大家皆是见怪不怪了!

  若是户部衙门硬要追究,人家漕运衙门也能找到大量理由,账册数字也让人挑不出毛病,最终也只是妄生事端罢了,根本改变不了任何事情。

  不过,漕运衙门终究是觉得理亏,所以才会上赶着给咱们户部衙门送孝敬,但咱们也只是喝汤罢了,真正的肥肉都留在漕运衙门了!”

  其实,贺维的这一番话虽是事实,但也有些夸大其辞了。

  漕运成本固然是极为惊人,但这些成本乃是地方与中枢共同分摊,而地方衙门所分摊的成本大约是朝廷中枢的两倍有余。

  而贺维所说的“粮耗七百万石”,不仅是刻意加入了地方衙门所分摊的成本,更还加入了维护运河的成本,以及船舰的修理打造费用,还有民间征收漕税之际的补润、加赠、淋尖等等成本。

  但总体而言,漕运成本确实是高达漕粮漕银的三五倍之多。

  宋焕成则是目瞪口呆良久之后,喃喃道:“民间粮价屡屡高涨,我近段时间以来已经见到了许多吃不起饭的疾苦百姓……所以,并不是朝廷没粮食,而是大部分粮食都浪费在运输路上了?漕运衙门吃得脑满肠肥,百姓们却要饿莩载道?……难道就真的没有任何办法了?”

  见到宋焕成的这般反应,贺维目光一闪,明白自己很快就要完成任务了,于是说道:“要说解决办法,倒也有一个……”

  宋焕成连忙追问道:“什么办法?”

  贺维笑道:“那就是改河运为海运、变河槽为海漕!根据户部衙门的估算,大概能压低七成左右的成本,每当是运送一万石漕粮,粮耗只有八千石左右。”

  宋焕成一拍脑门,道:“对啊,可以改河槽为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