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学校_黑天鹅丛林浴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学校人员的变迁,多数人已经忘记了这码事。通过一处废弃的管道我可以爬进仓库,我有了自己的图书馆。

  从此上学期间,我每天躲到角落里,阅读发现的藏书,当然没有人知道我看些什么,因为图书的封皮是贴上去的毛选语录。大概有心人知道老人家的语录不可能有如此魔力让我如醉如痴,但他们更喜欢我看书,而不是打仗,有书读,我不会在学校修理其他男孩。

  我看的书很杂,没有什么系统,完全是由着性子,中国五四运动以来的著名作者的书我都有涉猎。我很喜欢鲁迅,他的杂文很犀利,却有些让我害怕,他的眼光实在毒辣,直面社会的丑陋令人心痛,所以他的书多半是偶尔翻阅。胡适的书有些看不懂,他吹嘘的“少讲主义”完全是谬论,起码新中国的表现已经验证了他的理论的失败。林语堂的书同样让我一知半解,却很吸引人,他的《吾国吾民》让我大开眼界,还不知道原来乔装打扮就能变腐朽为神奇,这本书曾经在四十年代的美国洛阳纸贵。谈到林语堂,不得不提到他在抗战期间的作用,他在美国用一支妙笔描写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人的英勇,日本驻美国大使不无感叹地说,“林语堂先生顶得上中国十个师。”一介书生能得到如此评价也算是无上的荣誉了,不过再想也不能太当真,当时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大概有些问题。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中国作家是萧军,倒不是别的原因,完全是腐朽的乡土观念,他是东北五十年最杰出的男人,作家、军人、诗人融为一体,我不记得他写过什么,我记得他敢于对最高领袖的做法说不,当然他的反对没有什么作用,可男人不是看结果而作选择。而且他和萧红的爱情很荡气回肠,读起来令人扼腕。你还能要求一个男人更多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我看到的古装本《金瓶梅》,那时候这本书还没有今天的名气,我选择它完全是好奇装桢的古色古香。好像我看了一半,差点没让我给扔到火炉里,因为实在是无聊。它延缓了我青春期的发育,我无法理解其中的描写,感到十分的恶心。大概缺乏必要的荷尔蒙,我们的情感如同化学配方,不起作用。总而言之,这本中国古今第一奇书给我的直接影响是,我避开了这类书籍。wWw.后来我曾经看到《查泰来夫人的情人》,翻两页就觉得索然无味被我扔在一边,多年后再次阅读,我无法理解当时自己为什么对此竟没有一点兴趣。别人的性启蒙多半是通过这类书籍,而我的却与它失之交臂。

  我看的最多的还是翻译书籍,这应该是那个时代的特点,当时中国的文人还没有像今天这么大面积的污染读者的视野。我先是从苏联文学看起,因为数量最多。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