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十六章 传承_别吵,我只想做一个安静的工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是因为国富民强,黄金这种昂贵的材料得以运用到花丝镶嵌这门手艺之中,而在明清之前,花丝镶嵌则是多以银为主,甚至还有铜。

  所以工匠们也并不是一成不变,固守传统。只是有些事儿,旁的人不懂,我们也不想说罢了。”

  谢云峰说着说着,似乎意有所指地看向了苏明。

  “你一定是认为老一辈的手艺人肯定是什么老顽固,依旧固守着门派之别,固守着师徒这种传统的手艺传承方式。但是,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

  之前也不是没有大师走上三尺讲台,走进大学之中通过正统的学校教育来将自己的技艺进行普及。但是我们学了一辈子的手艺,又怎么是这些孩子四年就能学会的?

  所以在那之后,大家还是继续着门派和师徒式的传承方式,虽然被人诟病,但是却能够支撑起华夏手艺的传承。”

  谢云峰之所以和苏明解释这么多,其实也是想打消他和苏明只见的隔阂,大家都是手艺人,吃的就是这碗饭,没必要将关系搞僵。

  “话虽如此,但是师徒和门派的传承没办法将手艺的传承发扬光大啊,师徒只能将传那么两三人,而门派更有外门弟子和关门弟子之别。毫无公平可言啊。”

  苏明将自己了解到的师徒弊病和网上大家指责门派的言语说了出来,谢云峰闻言却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苏明小友,你既然是大学生,那我问你,你高考的时候,难道所有人都上了大学吗?是不是有人考上了,也有人没考上呢?

  高考的成绩是天赋加上努力,而我们各门各派收关门弟子亦是如此啊。

  有天赋却不努力,浪费天赋的,是蠢材。拼命努力但偏偏没有天赋的,算是庸才吧。而到了一定境界之后,天赋的差距,就不是努力所能够弥补的了。

  外门和关门之别,看似是一道门,但那是天赋高低的区别。技艺可以在庸才和蠢材中普及,但是将其发扬光大的,永远都不会是这些人啊。”

  谢云峰的这一席话让苏明哑口无言。是啊,天赋是多少人咫尺天涯的遗憾?而有些天赋也确实是努力无法弥补的。

  苏明张了张嘴想要反驳,但是却发现,事实也的确如此。

  苏明心中对于传统的诟病和对于他们门派、师徒的不理解,在这一刻有所改观。

  苏明在这种时候想起了张福生张叔的一句话“主人吃饭,厨子哪有上桌的道理?不合规矩!”

  是啊,规矩二字,写着容易,树立也容易,但是,难的是坚守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又岂能传承有序?

  门派与师徒是规矩,而这些也是撑起传统手艺人发展的框架。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种传承方式能够流传至今,就证明了他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证明了它对于华夏传统手艺的贡献。

  就像是科举的应试制度一样,它被很多人诟病,但是依然延续至今,也许它们不是最好的制度和方式,但历史已经证明,它一定是最适合的一种方式。

  。com首发最新。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