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六五章 抢渡_跃马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候了,压力巨大却也不得不去面对。

  从上午开始,按照王源的指示,赵青和谭平便将五千兵马分成二十余队。在寨门的青石墙处安排了五百人防守,同时在进入寨门之后的十几处必经的道路旁边的树林和芦荡之中也都要埋伏兵马。树林之中倒还好办,这些沙土包虽然并不高,只是一些长了树的小土丘罢了,但作为埋伏弓箭手偷袭的场所还是起作用的。最麻烦的便是在靠近百姓们登船的一大片开阔地周,这里除了那座聚义厅所在的山包便没有别处可以藏身。要埋伏便只能藏身芦苇荡中。

  然而芦苇荡中都是浅水污泥之地,藏身于此是不容易的。兵士们若是全部泡在水中昼夜等待敌军来袭,显然是不太可能的。白天还好,毕竟秋阳的威力尚在,水温不算太低。然而夜间泡在水里一定会出人命的。入秋的天气自从那场豪雨之后便变得越来越凉爽,夜间的温度也直线下降,清晨地上都有些霜露了,泡在水里岂非要送命。而且在芦苇荡中埋伏很容易产生一个技术性的问题,那便是弓箭手们视线受阻无法瞄准射箭,半个身子在一人高的密集的芦苇荡中,跟瞎子其实也差不多。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王源和赵青谭平等人商议设计了一种高脚的树枝平台。他们用树枝编织了简易的可落足的平台,然后利用芦苇的密集和水面的浮力将平台压在芦荡水面之上,这样桌面大小的树枝平台可供三四个人站立上面却并不沉没。人蹲在上面,恰好能被茂密的芦苇枝叶阻挡,但要是站起身来,便可露出小半截身子,可以看清楚周围的情形。这小小的平台解决了两大难题,既可以让兵士们不用浸泡在水中受冻,又能看清楚敌军的踪迹,用弓箭加以射杀。

  所有的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的展开,整个瓦岗寨内部军民都忙的不可开交。真可谓争分夺秒的在敌军进攻之前做好准备。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一下午的忙碌,二十五艘拼装大船终于完成。晚饭之后,王源决定不耽误任何的时间,立刻开始渡河。

  所有的兵马立刻就位埋伏,船工们也被召集起来,王源对他们一番激励和鼓劲,便下达了渡河的命令。因为是第一次的渡河而且是半夜的横渡,危险性极大。所以颜真卿让百姓们自愿报名。百姓们都很犹豫,都知道夜半渡河的危险,再加上这些怪船是否可以抵御风浪也未可知,所以都不太积极。

  为了表示给船工和百姓们吃个定心丸,北海太守贺兰进明也亲自坐着这第一批渡河的船只渡河。他要到江对面去安顿渡河过去的百姓。王源对贺兰进明的举动很是赞许,他找到了丰王李珙,希望他也能做个表率。李珙虽然也很是害怕,但他不愿在王源面前表露自己的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