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36章 成功案例_重工崛起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跟温博昌和葛庆利相比,丁涛却有另外一番心思。这次的研讨会是由丁涛一手组织的。说实话,丁涛一直好奇王朝阳究竟具备怎样的学识才能写出那样三篇论文。/p

  大多数时候丁涛的心里都是矛盾的,他一方面觉得那三篇论文的水平非常之高,而另外一方面又觉得王朝阳这样一个年轻人,未必真有真才实学,而写出这三篇论文也只是他运气好罢了。/p

  但是经过几次当面接触以及这次系统工程设计学科的讲解之后,他才真正信服,王朝阳的确是一名优秀的令人不可思议的人才。/p

  这样的人才,绝不可以埋没。丁涛在省科技厅任职,他的工作便是组织省内科技工作。那么有没有必要帮王朝阳写一封推荐信呢?/p

  “朝阳,我有一件事情很好奇。你刚刚说红星厂已经把系统工程设计应用在实践中了,这话是什么意思?据我所知,你们红星并没有这类业务吧。”葛庆利有点疑惑地问道。/p

  王朝阳笑了笑解释道:“葛教授,您对南阳市的平顶山煤矿还有印象吗?当时红星厂也参与了竞标,并且拿下了一部分项目。这其中就涉及到系统工程设计的知识。如果您手里有这方面的数据,可以对比一下平顶山煤矿的开采效率,是其他煤矿的一点五倍以上。”/p

  葛庆利点了点头,平顶山煤矿他自然是听说过的。心中暗暗打定主意,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带着学生去做个现场调研。/p

  王朝阳又道:“其实除了平顶山煤矿项目,我们红星的物流部也用到了这门学科。”/p

  “物流部?”对面的丁涛和温博昌同时一愣,这个名词对他们来说很新鲜。/p

  不等王朝阳回答,葛庆利那边已经开始解释道:“丁老问的红星厂的物流部可是一个新鲜玩意儿。以前我也从来没听说过。说起来这个物流部的业务非常单一,只是针对场内和场与场之间的物料转移。其他企业从来没有专门设立过相应的部门,但他们红红星厂却别出心裁地专门设立了这样一个物流部。”\0/p

  丁涛和温博昌依然是一脸茫然:“这个所谓的物流部,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吗?”/p

  葛庆利不禁笑道:“两位是不是觉得他们这个物流部有些画蛇添足了?其实我原来也有这样的想法,不过在后来了解了现实情况之后,这种想法就打消了。/p

  他们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因为这个物流部的存在,红星厂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至少一点三倍以上。/p

  而且现在红星物流部的业务对象,不仅仅局限于他们自己厂内部,也在接南阳重工产业基地里的其他企业的业务。/p

  如今红星厂物流部做得非常大。而且相关的其他企业效率都有显著提升。”/p

  温博昌和丁涛不至于怀疑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