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96章 中间的变动_重工崛起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到张苗苗,不得不提红星厂办事处的专家组。这个今年年初刚刚成立,由王朝阳,杨文才,娄新慈和张苗苗组成的专家组,对项目的发展起了最直接的推进作用。在最忙的时候,专家组的四名成员,不止一次的通宵达旦。一切不可思议的成就都是辛勤汗水的积累,这话说得一点都不错。/p

  王朝阳非常清楚,重型起重机这个项目固然有龙源重工的成熟经验,也有道尔森的远洋支持,但说到底如果自己的人没有真本事,那么项目绝对无法顺利进行。/p

  专家组几位成员中,张苗苗的进步最大。从一开始张苗苗就主动承担去啃最硬的骨头电液混合控制部分,仅接受了为期一周的填鸭式教育,便匆匆忙忙披挂上阵,一边学一边做,一边讨论一边出成果。当然,除此之外她还要努力学习英文。/p

  最忙的时候,整整一个月,王朝阳和她都说不上一句话。不是不想说,而真的是太忙了,每次见面张苗苗都是一副百米冲刺的样子,王朝阳曾经不止一次的抱着让她放松一刻的希望,主动跟她聊聊天,但得到的多半都是“嗯”“啊”,“以后再说”,“现在没时间”之类的回复。/p

  如果说整个重型起重机项目是一场倾城之战的话,那么在这场战争之中,张苗苗是磨砺得最锋利的一把剑。/p

  专家组中的另外两名成员,杨文才和娄新慈的年纪要比王朝阳和张苗苗大两轮以上。但当项目启动的时候,这两位长者的拼命程度,一次又一次的令王朝阳感到钦佩。/p

  当然了,这两位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拼命程度上。还记得曾经在最忙碌的时候,即便王朝阳自己每天都是心急火燎的,偶尔有办事处其他的人向他请示问题,稍有不慎他都会觉得无端生气,暴躁如雷。王朝阳知道那样不对,但是压力实在太大,脾气根本控制不住,往往都是一触即发。而正是在那种关键时刻,杨文才和娄新慈二人就宛如办事处的定海神针,努力维持着办事处的运作,不止一次地安抚他的情绪,和风煦日地同办事处那群年轻人沟通心得。M.FEIS./p

  每次想到这些王朝阳不由自主地嘴角上扬,他知道红星厂办事处这个团队已经开始趋于稳定了,再经过重型起重机这种变态项目的磨砺之后,这个团队彻底成熟了。而一个各方面都十分成熟的团队,放在市场上将是攻无不克,所向披靡的。/p

  王朝阳非常清楚,即将摆在红星厂面前的是无限的挑战和更大的市场,拥有这样的团队。红星厂才能才能在未来的发展大潮中纵横驰骋。/p

  看了一眼日历,是时候主动给牛副市长拨一个电话了。/p

  五六声铃声响起后电话被接听了,并不是牛副市长本人,而是他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