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1章 压力的对策_重工崛起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完王朝阳的话,刘芬明教室以肯定的语气说这主意很不错:“我完全支持,而且说实话,但凡是个教育工作者,对现状都是不满意的,想改变却,心有余力不足。”/p

  王朝阳心说,果然没猜错。/p

  刘芬明教授接着说:“红星厂现在的模式非常特殊,你们的人才缺口非常大,下有教育资源上有岗位资源,这种模式结合起来或许真的是可以推进国内的教育体制改革。”/p

  王朝阳想起后世那些大行其道的各种私营培训机构,比如特别著名的蓝翔技校,新东方,新概念英语……这些成功企业都因抓住时代的机遇而崛起的。/p

  潮流中,这类教育企业从中获利,更大的意义在于他们培养了很多人才。/p

  “既然您也支持,那我就放心了。当然了刘教授,深造名额的事情,得您多费心,回头我和苗苗请你吃饭!”王朝阳到。/p

  “深造名额包在我身上,不过饭我不吃,喜酒可以喝!”刘芬明笑到。/p

  “额……”王朝阳。/p

  办事处这边的人才招聘持续了三天,经过筛选,他们选中了其中6名。/p

  这个时代跳槽是比较罕见的事情,绝大部分知识分子都倾向于待在一个企业中,坚守他的铁饭碗。这批来红星厂应聘的人中,绝大多数都是没有经验甚至没有太高学历的年轻人。/p

  从这个角度看,开创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实是不错的选择。/p

  当然,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这事得慢慢来。/p

  红星厂各项工作步入正轨之后,王朝阳开始把精力重点放在后勤部的榴弹炮项目上。事实上,这个项目的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了。/p

  在接下来两周时间,王朝阳和张苗苗几乎每天都至少分出半天时间在后勤部参与项目的工作。/p

  项目内容方面,已经从最初的榴弹系数测定,变成增加射程,难度和工作了都提升至少两个数量级。一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p

  如今,由于这种级别的项目整体落在攻坚组身上,组内所有人的工作压力非常大,他们有大量的实验去做,大量的数据要验证,大量的图纸要画。几乎每一种材料的特性,他们都要确认,每一个性能他们都要去对比。上级下达的指令非常严格,所以哪怕精确到一个尺寸的一个公差,他们都要经过反复的验证,理论,计算和实际见证。/p

  正青春,这位攻坚组中的绝对主力,对王朝阳非常不满。/p

  项目到了现在阶段,王朝阳竟然每天磨洋工似的只出席半天,这种对待工作的态度邻人气氛。这位来自国防科技学院的高材生在项目组中没有职务,但是她工作内容却几乎涵盖了王朝阳这个副组长的职责。/p

  这天的上午,正青春找到王朝阳,以严肃的语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