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一章 苏大嘴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写了一篇文章,先是考证扬雄投阁乃子虚乌有事,后来又说扬雄《剧秦美新论》,也是后人伪作,用来污毁扬雄的。

  《剧秦美新》是一篇雄文,是借踩秦朝颂扬新朝,模仿封禅书,颂扬太平盛世的好文章。

  不过毛病在于,扬雄颂扬的,是王莽治下的太平盛世。

  虽然苏家人都是汉赋启蒙,扬雄的文章是必学科目,但事实就是事实,要在苏家人面前洗白扬雄,基本就是被当成笑话看。

  虽然王莽也是改革派,但是并非所有改革派都值得歌颂。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白圭微瑕,就是扬雄的定论。

  这样的曲线救国,苏油苏辙不会在意,苏轼却忍不了。

  于是一次苏轼遇到王安石,两人便开始讨论这件事,苏轼贼坏,还刻意附和,最后对王安石说道:“其实吧,我也一直在怀疑一件事情。”

  王安石问道:“子瞻你又怀疑什么?”

  苏轼一本正经地说道:“其实我一直在怀疑,西汉到底有没有扬雄这个人?”

  闻者无不大笑,士大夫中将这件事当成大笑话,说一回,乐一回。

  可贞堂如今被苏轼霸占了,还有一群粉丝捧臭脚,不光宋朝人,连朝鲜日本大理这些外国人都有。

  正旦大朝会上,辽国使节以能诗自矜,刁难宋朝翰林院诸儒。

  宋辽两国,名为兄弟之邦,但是赵顼心里一直痛恨的,就是这个“兄弟之邦”。

  听闻有臣僚上书言赐岁币一事,赵顼在“赐”字上拿朱笔狠狠涂抹,还在旁边孩子气地写下“赐你妈的赐”。

  字不是这几个字,但意思就是这个意思。

  赵顼很生气,就派苏轼去当陪使。

  辽使拿出老套路,将诗作拿出来打大苏的脸,要苏轼也陪一首。

  苏轼看了说道:“赋诗其实不难,观诗才算稍微有点难度。”

  然后写了十二个字。

  这十二字诗,有长写,有短写;有横写,有侧写;有反写,有倒写。

  总之稀奇古怪。

  辽使看了,不知所云,无法解破,苏轼才将纸接过:“这诗叫《晚眺》,每三字成一句,我读给你听听啊。”

  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

  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

  将诗解出,辽使这时才知小巫见了大巫,自此不敢再在宋境谈诗。

  此诗是“神智体”,是一种近于文字游戏的杂体诗体,有些像谜语,亦称“谜象诗”。

  它按文字形体结构的多种变化来揣度其意,组成诗句,因其设想新奇,启人神智,故名。

  比如将“亭”字写得很长,“景”字写得很短,画字的繁体底下去掉个人字,就是“长亭短景无人画”。

  所以苏轼有人捧,也是实至名归,的确才气纵横。

  进入可贞堂,就见苏轼拿着一张拓片,对请教的沈括说道:“这是先秦文字。故集贤院学士、判南京留司御

  请收藏:https://m.cpafar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